- 科室查找
Dolenc(1983)在不用降低血压、降低体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或脱水等特殊措施的情况下,根据海绵窦外侧壁两层之间组织疏松,除前床突下方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粘连稍紧外,其他部位很易剥离的特点,从海绵窦外侧壁将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以及动眼神经、滑车和三叉神经全部显露出来后,直接处理了4例CCF,2例将瘘口夹闭,2例施行了颈内动脉壁的修补,术后1例死亡,3例效果良好。
由于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使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变得迅速、准确,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等技术的发展,手术精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创伤已大大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一般认为,血肿在发病后6h内形成,出血后8~24h水肿达高峰,在这之前清除血肿,可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早期手术不但可以及时清除血肿,解决颅内高压,而且减轻血液分解物对脑组织的破坏,对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具有重要
同科室手术 Zielke前路去旋转脊柱固定术Griffith法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手术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
1948年由Franksson和Jackson把Griffith法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用于临床。于迷走神经前干的肝支以下切断前主胃支(即前Latarjet神经)。于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以下切断后主胃支(后Latarjet神经),保留了肝支及腹腔支,只切断了支配整个胃的迷走神经,故又称为全胃迷走神经切断术。与迷走神经干切断术相比,这种手术缩小了迷走神经切除范围,保留了除胃以外的迷走神经支配
同科室手术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手术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小脑幕下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用于痉挛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是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类型之一,占脑瘫的30%~50%。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对脑瘫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严重脑瘫是不能恢复也是不能治愈的,但制订一个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计划是很重要的。所谓综合性治疗计划,应包括心理学训练、语言训练、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特殊教育及矫形外科治疗。一般先从非手术疗
小脑幕下AVM约占颅内AVM的7%~18%。多见于小脑蚓部和中线旁,但小脑半球上部、下部、外侧、深部、小脑桥脑角和桥脑等均可发生。①小脑半球上部AVM:位于小脑水平沟的上方。小型者多见于小脑方叶的前方,大型者可达水平沟。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同侧或双侧的小脑上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分支也可供血。输出静脉有小脑上静脉、小脑前中央静脉、上蚓静脉和中脑外侧静脉等,亦可由单一的旁中央静脉引流
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用于痉挛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是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类型之一,占脑瘫的30%~50%。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对脑瘫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严重脑瘫是不能恢复也是不能治愈的,但制订一个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计划是很重要的。所谓综合性治疗计划,应包括心理学训练、语言训练、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特殊教育及矫形外科治疗。一般先从非手术疗
小脑幕脑膜瘤属少见的肿瘤。1933年Andaal作了首例报道。据国外文献报道约为颅内脑膜瘤的2.5%~3.9%,国内50例以上的文献报道较国外为高,占颅内脑膜瘤的3.2%~6.1%。
小脑幕脑膜瘤依瘤体和基底部主要的所在位置,可分为:幕上、幕下、跨幕上下和裂孔型等。①幕上型:基底附着在脑幕上,多较宽,约18%~52%的病例肿瘤侵及直窦、横窦和窦汇处。瘤体的主要部分在小脑
颅脑火器性穿透伤合并颅内血肿者高达40%~5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Schorstein(1947)统计在伤后2~3天或更晚些清创的颅脑伤员中,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4.2%。Barnett和Meirowsky报道朝鲜战场美军颅脑伤员治疗中,认为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与伤后清创的时间有密切关系。伤后24~72h在后方医院清创者,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7%;伤后12~36h在后送医院清创者,颅内血肿占24
枕大孔区是指枕骨大孔周围和第1~2颈椎及其韧带所形成的区域。此部发生的先天性畸形有:①扁平颅底;②颅底陷入;③寰枕融合;④颈椎分节不全(Klippel-Feil综合征);⑤寰枢椎脱位;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这些畸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两种或三种畸形同时存在。
扁平颅底、寰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单独发生时,多数无神经压迫症状,可以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寰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