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介
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用于痉挛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是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类型之一,占脑瘫的30%~50%。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对脑瘫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严重脑瘫是不能恢复也是不能治愈的,但制订一个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计划是很重要的。所谓综合性治疗计划,应包括心理学训练、语言训练、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特殊教育及矫形外科治疗。一般先从非手术疗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病因介绍
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适用于:
1.严重多发肌痉挛及肌张力增高,Ashworth Ⅳ级以上,年龄在5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2.严重痉挛伴肢体僵硬影响日常生活及康复训练者。
3.躯干肌和四肢肌有一定功能者。
4.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能配合康复训练者。
2. 禁忌症1.肌张力低下,肌力差,运动功能不佳者。
2.固定性骨关节畸形及挛缩。
3.智力低下无运动功能者。
4.脊柱有明显畸形及发育不良者。
5.有支气管痉挛及癫痫者。
3. 手术步骤1.切口与显露
从腰2~骶1取后正中切口,分开肌肉,暴露腰2~5椎板,显露硬脊膜并纵行切开,其边缘以蚊式钳提起或牵线提起,以防脑脊液外溢。分别找出腰2~骶1神经在椎间孔出口处,逆行向上找到前、后两根的汇合点,即出硬脊膜孔处,靠近硬脊膜背侧粗大的神经根即为后根。寻找时要注意在硬脊膜腔内前根与后根并无联系,在走向从硬脊膜囊穿出之处时,它们渐渐靠近一起,穿出硬脊膜囊时,前根在下,后根在上。它们之间被一层薄膜隔开,其外面被覆一层总鞘膜,当到达椎间孔时,后根出现一处含有细胞成分的粗大部(脊神经节),由其中穿出后根及周围神经的感觉纤维,再向外前后两根合在一起,形成脊神经根,此神经节粗大部可作为后根的标志。
颈段手术时,取俯卧头颈屈曲位,做后正中纵形切口,显露并切除颈4~7各患侧椎板,将半侧椎板的硬脊膜切开,显露颈4~胸1各神经后根小束,选择阈值低的按比例切断各节后根小束。一般颈5为35%,颈6为56%,颈7~8为55%左右,胸1为40%左右。
2.电刺激并选择性地切断各神经后根小束
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下,以显微外科器械钝性分开各后根小束。各后根小束的数目不尽相同,一般为5~7束。仔细分开各小束,用神经钩或橡皮膜提起,逐一用电刺激器(肌电图仪或脉冲电刺激器)刺激后根各神经小束,以诱发肌痉挛。在肌电监测或以肢动法测定各小束诱发肌痉挛的阈值并一一标记和记录,选择阈值低的后根小束按比例加以切断。这些小束除阈值低外,还伴有小范围的连续性阵挛。按比例切断阈值低的后根小束,以阻断脊髓反射的r-环路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之目的。要保留阈值高的后根小束,以防术后发生感觉障碍。
3.神经后根切断比例
各家报道不一,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平均值在35%左右。据多数报道腰2后根切除20%~25%,腰3后根切除15%~20%,腰4后根切除10%~15%,腰5切除25%~30%,骶1后根切除25%~30%。但具体应根据肌张力和肌力而定。肌张力高的,肌力强的切断比例可高些,反之则少些。
4.闭合切口
彻底止血,严密缝合硬脊膜切口,以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硬膜腔内可适当注射些生理盐水,以补充脑脊液丢失量,可防止马尾神经术后粘连,观察硬脊膜已膨起无脑脊液外漏时,按层闭合手术切口,并于切口内放橡皮引流条,以防硬膜外血肿。
4. 并发症据文献报道,术后早期有发热、尿潴留、脑脊液漏、支气管痉挛、血尿、腹痛等,晚期主要是脊柱不稳,脊柱畸形和髋脱位、肌无力等。
5. 术后护理1.术后仰卧或俯卧,取头低脚高位,12h后改为平卧。
2.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条,局部加压包扎防脑脊液漏。
4.手术后3d再开始床上功能训练。
5.卧床3周后用腰围或颈托(颈部手术)支持下进行离床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观察。
6. 注意事项在切除椎板时防止损伤硬脊膜及神经根,骨端要用骨蜡止血,在寻找神经根,分离神经束时防止损伤前根,一般神经节粗大的为后根入椎间孔处,故也可在硬膜外分离,向高位分离时后根从外侧沟穿出,这时须切开硬脊膜,保护蛛网膜防止脑脊液外溢,在操作过程中勿挤压马尾神经,以防术后水肿粘连。为了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许多学者都提出一些新的椎板处理方法,如跳跃式椎板切除法,有的只切除腰5椎板上下扩大术野,有的采用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术等以解决脊柱稳定性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