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腭径路颅底手术
经腭径路颅底手术病因介绍
经腭径路颅底手术适用于:
1.肿瘤 ①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等;②蝶窦肿瘤;③脊索瘤;④侵犯蝶窦和鼻咽的垂体瘤,在颅内、外联合切除肿瘤,要加腭部切口。
2.先天性畸形 ①后鼻孔闭锁;②鼻咽狭窄;③第一、二颈椎畸形。
3.感染性病变 ①蝶窦炎;②蝶窦囊肿;③真菌感染,尤其是侵犯蝶窦及其周围组织的鼻腔毛霉菌病和曲霉菌病。
2. 禁忌症1.非上述适应证所列疾病的部位或病变。
2.虽属上述适应证所属范围的肿瘤,但如瘤体过大或系广泛侵犯邻近组织的恶性肿瘤,单纯采用经腭途径,难以完成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3. 术前准备1.摄CT片,了解肿瘤或病变的确切部位和范围,以便设计腭部切口。
2.术前1~2d作洁牙及口腔清洁。
3.术前1~2d开始用呋喃西林液或抗生素液含漱及滴鼻。
4.术前1d刮胡须、修面及剪鼻毛。
5.预制腭护板,以备术毕戴用,保护腭部切口,并使腭瓣与骨面贴合,便于愈合。
4. 手术步骤1.上开口器
使用带压舌板的开口器,可同时将舌压向前下方,使手术者尽可能看清腭部和咽部。
2.切口
沿腭侧牙龈缘内侧作U形切口,应注意将腭大动脉包括在腭瓣内而勿损伤。
3.剥离腭瓣
用骨膜分离器沿骨面将蒂在后的腭黏骨膜瓣向后剥起,直至硬腭后缘。
4.去骨
根据需要用咬骨钳咬去硬腭后部的骨板。与此同时,也可咬去鼻中隔的后部分。去骨的前界不可达到腭部软组织切口的平面,否则,术后可能形成口鼻瘘。去骨的后界可达腭大孔的后面,以便将腭瓣尽可能向后翻转,以增加显露。如果需要可牺牲一侧的腭大动脉,以便更向后外显露。
5.切除肿瘤或病变。
6.腭瓣复位、缝合
手术结束前,用油纱布填塞鼻咽腔。将腭瓣复位,间断缝合。
7.用碘仿纱条保护硬腭切口。
5. 并发症1.腭部瘘管。
2.出血。
3.感染。
4.脑脊液漏。
6. 术后护理经腭径路颅底手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直至抽除鼻咽腔填塞敷料。
2.术后5d除去鼻咽填塞敷料。
3.术后7~12d拆除腭部缝线。
7. 注意事项1.某些肿瘤,如鼻咽血管纤维瘤,扩展到上颌窦的后面或后外面,则可在龈颊沟作一辅助切口,伸入手指推剥肿瘤,更易将肿瘤取出。如能在手术前,在颈外动脉分支内注入吸收性明胶海绵,使瘤区血管栓塞,则更易将肿瘤摘除。减少失血。
2.对后鼻孔闭锁的病人,切口不需像治疗肿瘤那样到硬腭前方,去骨的范围也应尽量保守,保留硬腭的中部和鼻中隔。对于单侧闭锁的病人,去骨仅限于患侧。
3.这种手术途径,有时用于治疗蝶窦的炎症,手术时应完全去除蝶窦的前壁,以利于清创。
4.用于外科处理先天性第一、二颈椎畸形时,切口应做在软腭的正中,将软腭全层纵形切开,以便充分显露咽后壁,再正中切开咽后壁软组织,直至显露颈椎。术毕分层缝合软腭切口。
5.经腭途径至颅底的手术,应有良好的照明,最好采用纤维光束的冷光源,置于口内,可充分显示术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