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脱位晶状体摘除术
外伤脱位晶状体摘除术简介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由晶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晶状体的前后轴与视轴几乎一致。如果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破裂或缺损,可使悬挂力减弱和不对称,导致晶状体的位置异常。若出生时晶状体就不在正常位置,称为晶状体异位。若出生后因先天因素、外伤或一些疾病使晶状体位置改变,称为晶状体脱位。病因包括先天性悬韧带发育不全或松弛无力;外伤引起悬韧带断裂;眼内一些病变,如葡萄肿、牛眼或眼球扩张使悬韧带机械性伸
外伤脱位晶状体摘除术病因介绍
晶状体脱位于前房,半脱位激发青光眼,全脱位于前玻璃体。
2. 禁忌症晶状体脱位于后玻璃体或后极部。
3. 术前准备1、全面评价全身和局部病灶,并进行必要处理。
2、术前3天开始局部应用抗生素点眼,手术当日以0.25%氯霉素或庆大霉霉素冲洗结膜囊和泪道。
4. 手术步骤完整脱位于前房内的晶状体仍以角巩缘切口将其摘除作为经典术式,但应注意的是:在拉出晶状体前应在晶状体和角膜内皮之间先涂布一层黏弹物质。不提倡用一般白内障挽核时加压角膜下缘的操作,而应使用冷冻头粘住晶状体上极将其缓缓拉出。
完整脱位于前玻璃体的晶状体,在决定处理方式上行术前变动体位的眼底评价是最简单而实用的。患者取仰卧位时,如果脱位晶状体依然位于下方前玻璃体则可选择经角巩缘切口后用圈匙捞出晶状体,切口缝合后应注意前房玻璃体的处理。倘若坐位时晶状体位于下方玻璃体而在仰卧时晶状体移至后极则必须采取玻璃体手术方式摘除晶状体。那种未做充分术前评价而且手术准备不足,术中发生晶状体移至后极,转改术式就比较困难。更不该在眼底一片黑暗的环境下去盲目捞取晶状体,实乃挺而走险。有时术前实在难以确定采取哪种术式时,明智的选择是先在颞下方角膜缘后3.5mm巩膜预置灌注针头但暂不建立灌注,一旦经角巩缘切口摘除晶状体失败,可立即建立灌注转改玻璃体手术。不要轻视这么一个似乎多余的操作,却给手术创造了极大的机动性。更重要的是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即使经角巩缘手术成功,撤除灌注头也是举手之劳之事。但要切记:建立灌注前必须检查确认灌注头确实在玻璃体腔!
半脱位的晶状体说明有部分的睫状小带尚未断裂,手术中脱位到后极的可能不大,因此手术的风险也较小。经角膜缘切口比较容易将其用圈匙捞出。切口缝合后也要注意前房玻璃体的处理。半脱位的晶状体摘除以后,大多数的伤眼眼压可以稳定,一般不必联合外滤过手术。只有手术后眼压仍然难以控制并有广泛房角损害时才考虑行外滤过手术。
5. 并发症前房内的晶状体摘除主要并发症是角膜内皮损伤,术中切口要足够大、黏弹物质的应用和避免损伤内皮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内皮损伤的根本性措施。
6. 术后护理术前合并高眼压的术眼术后应严密观察眼压变化,术后早期的高眼压适当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控制炎性反应会对眼压控制有帮助,但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2周,否则会导致激素性青光眼发生。较长时间的青光眼尽量使用局部点眼药物治疗,除非术后早期眼压水平较高时可加用全身降眼压药物。局部点眼药物仍不能控制眼压至正常水平达2月,结合房角、眼底视乳头改变和视野变化应考虑手术控制眼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