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找手术>上臂中1/3截肢术

上臂中1/3截肢术

就诊科室 : 骨科 手术方式 : 开刀
手术部位 : 四肢 手术次数 : 1次
麻醉方式 : 全身麻醉 手术时长 : 3-5小时/次
住院治疗 : 需要 恢复时间 : 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 : 仅供参考: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 小儿手-心畸形综合征

上臂中1/3截肢术简介

截肢和关节离断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外科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段,以牺牲肢体为代价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近年来,随着有效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性切除,治疗恶性骨肿瘤的尝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使截肢手术的适应证明显缩小。根据局限性肿瘤切除的新概念,对截肢术和关节离断术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作用,应重新认识。由于选择截肢的平面不同,截肢或关节离断

上臂中1/3截肢术病因介绍

1. 适应症

上臂中1/3截肢术适用于:

1.手部或腕、肘关节的恶性肿瘤。

2.前臂严重的先天性畸形或创伤,丧失其功能者。

2. 术前准备

1.CT和MRI检查,确定骨肿瘤受累范围。

2.胸部X线片及全身核素骨扫描,除外肺转移和骨转移。

3.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3.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预定截骨平面设计前后等长皮瓣,其皮瓣长度相当于此平面上臂前后径的1/2。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并向近端游离至截骨平面的上方。

2.切断肌肉及血管神经

先在肱二头肌内侧寻找、显露并双重结扎、切断肱动静脉。在截骨平面的近端切断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让其自然回缩至截骨平面的近端。然后在截骨平面的远端1.5cm处,将上臂前侧间室内肌肉切断,从尺骨鹰嘴处切断肱三头肌腱,使其与后侧皮瓣等长。

3.截骨和闭合切口

将肱三头肌连同后侧皮瓣牵向近端,在截骨平面环形切开骨膜,并将骨膜向远端剥离。然后横行锯断肱骨,移除截肢远端,锉去骨端的锐利边缘。把肱三头肌削薄,再将其拉向前方覆盖骨端,与前侧肌肉筋膜瓣间断缝合,并于其深面放置一根橡皮引流条。彻底止血后,分层缝合皮肤切口。

4. 并发症

1.出血及血肿形成

因大血管结扎不确实引起的大出血少见,但应高度警惕。术后常规床旁备一橡皮管止血带。密切观察敷料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大出血,要立即扎止血带并急诊手术止血。

2.幻肢痛

3.神经瘤及残肢痛

神经断端有神经纤维再生而形成神经瘤,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病理现象。但大约只有10%的病人发生痛性神经瘤。可能与神经瘤受到骨端压迫、周围瘢痕组织包裹和瘢痕粘连有关。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手术切除神经瘤,并将残端置入正常肌肉间隙内。

5. 术后护理

1.肢体残端用无菌纱垫包裹,并用弹性绑带包扎。

2.患肢垫高,密切观察残端渗出情况,术后48h拔除引流条。

3.术后2周拆除缝线,积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并准备安装假肢。

6. 注意事项

1.使用止血带

手术应在止血带下进行。上止血带前,采取抬高肢体5min的驱血方法,避免使用驱血带驱血,防止挤压瘤体而造成肿瘤扩散。

2.皮瓣的设计

要求残端的皮肤有良好的感觉和血运,并有适当的移动性。尽管每一平面截肢均有典型的皮瓣设计,但有时为了保留肢体残端的长度,需要设计非典型皮瓣。原则上,皮肤与深筋膜之间不做过多的分离,使深筋膜完全覆盖骨残端,避免皮肤与骨残端粘连而影响皮肤滑动。如果皮肤多余,应将其切除。

3.肌肉和血管神经的处理

一般在截肢平面的稍远端切断肌肉,使其回缩后恰好位于截骨平面。为了防止残端软组织过于膨大,某些肌肉须做斜行切断,或修剪成较薄的肌肉筋膜后覆盖截骨端。现代截肢术要求残端最好呈圆柱形而不是圆锥形。

为了防止因瘢痕组织压迫神经断端而疼痛,应把神经向远端轻轻牵拉,用锋利的刀片快速切断,任其断端回缩至截骨平面近端的未被分离的组织间隙中。对较大的神经干,切断前须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神经断端的出血点可用细丝线或可吸收缝线结扎。

血管的处理应确实可靠。对肢体的主要血管,尤其肘关节、膝关节以上的大血管,要求先用7号丝线结扎后切断,再于结扎线远端贯穿缝合结扎。

4.截骨及骨端的修整

在确定的截骨平面环形切开骨膜,并用骨膜剥离器向远端剥离骨膜,再将骨横行锯断。然后,用骨锉去除骨端的锐利边缘,修整成光滑的残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骨屑、凝血块和碎裂组织后,可分层缝合切口。

5.放置引流

为防止切口内积血积液,减少组织反应及感染机会,在闭合切口前除彻底止血外,必须放置引流,通常采用硅管负压引流最为可靠。一般保留3~5d。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