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疫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我县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蓖麻品种,其抗病性均较差,加之多年连种,土壤带菌量大,极易引起蓖麻疫病的发生。近几年,发病品种均为大青杆、大红杆;全县发病面积1000公顷,占总播面积的68%,病田的平均发病株率为28%。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
蓖麻疫病的病原为蓖麻疫霉,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此病除危害蓖麻外,还危害番茄、茄子、黄瓜等多种植物。蓖麻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病菌的土壤或有病残株。每年的雨季时期,空气潮暖,土壤中的越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遇水滴产生游动孢子进行侵染,起初在蓖麻幼苗子叶上产生暗绿色的圆形斑,随后通过叶柄扩散到茎秆上,以致全株感病,形成中心病株,从中心病株的病斑上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或风雨向四周扩散传播,并进行重复侵染,引起新的病斑发生蔓延的范围逐渐扩大,后种植区全部出现病斑,病斑严重的植株软化腐烂。发病的蓖麻植株在田间死亡或腐烂后,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卵孢子的形态随病残体进人土壤中越冬,并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
三、发病原因
从近几年蓖麻疫病发生情况来看,病原菌、蓖麻品种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病情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
1、病原菌
病原菌的存在及数量的多少是引发蓖麻疫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本县蓖麻种植区域大部分常年连作,多的地块达到8年连作,土壤及有病残株等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