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中医特色 >黄芪的全解

黄芪的全解

发布时间:2015-08-08    来源:互联网   专题: 黄芪

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源属产地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生用或蜜炙用。

药性歌诀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属性归经  甘、微温。属土。还归肺经。

功效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证。脾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气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内陷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血亏之面色萎黄,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以及气虚血滞、气虚津亏证。还可治疗气虚水肿、血痹麻木、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消渴。

歌诀译解  黄芪味甘,性温。甘补温升,为补气升阳的要药。卫气虚则肌表不固,可引起汗出不止,本品能补肺气固卫气,故常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若阴虚盗汗者也可应用。气充则血足,所以又能补气血,治疗因气血亏虚无力托毒排脓或不易收口生肌的痈疽疮疡等外症。因此,本品是治疗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

本品还有升举中气和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及虚性的风水水肿等。其补益力强,还有益气养血、益气摄血、益气行滞、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血亏证、气虚血脱证、气滞血瘀证以及气津两伤的消渴证。

药解应用本品甘温归脾经,补益脾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主升清,故能促进气血生化,具有补气升阳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证。黄芪擅长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常配人参,治气虚较甚,气短诸症,如参芪膏。配白术,治脾虚气短,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如芪术膏。配桂枝、白芍、甘草,治中焦虚寒,腹痛拘急等症,如黄芪建中汤。配附子,治气虚阳弱,体倦汗多等症,如芪附汤。配人参、升麻、柴胡等,治脾阳不升,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症,如补中益气汤。《本经:补虚。

本品甘温尚归肺经,补肺经之气,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宣发卫气而固表,故具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之功,主治肺气虚及表虚外感诸证。常配五味子、紫菀等,治肺气虚弱、咳嗽气短等症。配百部、地龙等,治肺虚喘嗽。配白术、防风,治表虚卫阳不固之自汗、易感等,如玉屏风散。《本草衍义补遗:黄芪大补阳虚自汗。若表虚有邪,发汗不出者,服此又能止汗。

本品味甘性温归脾肺二经,甘温补益脾肺,温运阳气,脾主运化水液,肺主通调水道,使气行湿化,清者四布,浊者下输,而小便自利,故具利水消肿之功,主治气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小便不利。常配防己、白术等,治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如防己黄芪汤。现以黄芪为主药,配伍相应药物,治疗肾炎" 慢性肾炎浮肿,尿蛋白长期不消者,收到较好**。

本品具补气托毒,排脓生肌之效,主治气血不足,疮疡内陷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常配穿山甲、当归、皂刺等,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溃,如透脓散。配当归、人参、肉桂等,治痈疽溃久不敛等症,如十全大补汤。《珍珠囊: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

此外,本品甘温归脾肺二经,甘温补益脾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故能促进气血和津液的生成并输布全身,具益气养血之功,主治多种气虚血亏证。常配当归等,治气虚血亏面色萎黄,烦渴欲饮,神倦脉虚等症,如当归补血汤。配人参、龙眼肉、酸枣仁等,治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症,如归脾汤。配桂枝、白芍、生姜等,治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配羌活、防风、当归、片姜黄等,治气虚血滞之风湿痹痛,如蠲痹汤。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中风后,气虚血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症,如补阳还五汤。配地黄、山药、麦冬、天花粉等,治气虚津亏之消渴证。

用治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证,属病后气虚体弱,可与人参同用;属中气虚弱、食少便溏或泄泻,可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属气虚血亏,可与当归、熟地同用;属气虚阳衰、畏寒多汗,可与附子等温里药同用;属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常与党参、白术、灸甘草、升麻、柴胡等同用;属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常与党参、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同用。用治表虚自汗,多与浮小麦、牡蛎、麻黄等同用;阴虚盗汗,多与生地、熟地、黄柏等同用。用治气血不足的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多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或熟地、当归、党参、白术、肉桂等同用,以透脓托疮生肌收口。用治气虚失运,浮肿尿少,多配伍防己、白术、茯苓等同用,以加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之功。此外,治气虚血滞,半身不遂,常与地龙、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同用;治气虚津亏的消渴证,又与生地、山药、五味子、天花粉等益阴生津药同用。

用法用量 一般10-15克,大量30-60克。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宜生用;补中益气升阳宜蜜灸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升,可以助火,又能补气固表,故外有表邪、内有积滞、气实胸满、阳盛阴虚、上热下寒、肝旺多怒,以及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服。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均不宜用。

1、《本草害利.肺部药队云:“黄芪极滞胃口,胸胃不宽、肠胃有积滞者勿用。实表,有表邪及表旺者勿用。助气,气实者勿用。病人多怒则肝气不和,勿服。能补阳,阳盛阴虚、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均忌,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耳。痘疮血分热者禁用。”此外,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亦不宜用。

2、《本草经集注:“恶龟甲”。《日华子本草:“恶白鲜皮”。

3、补气升阳宜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现代研究 出自《本经。本品主要含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还有促雌激素样作用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应急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保护心血管系统、加速遭受放射线损伤机体的修复等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38557.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黄芪的全解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