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日前重新汇总发布食品非法添加“黑名单”后,有媒体报道称“黑名单”中有近一半的物质没有检测方法,进而质疑,“加什么都检测不出来,这样的名单有何意义?”
对此,严卫星表示,对于人为的、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有些可以制定检测方法,有些则无法制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谈监管就说有没有检测方法,似乎没有检测方法就没法管理。我们更要注重过程管理。”
“几万种化学物质,我们不能只用产品终端检验的办法加强监管。”他举例说,甲醛添加到食品中肯定属于非食用物质,但是有相当多的食品本身就含有微量甲醛,检验方法没办法分清楚哪个是外来的甲醛,哪个是本底所含的甲醛。怎么办?要求企业依法、诚信生产是一方面,还要有生产过程的监管。
卫生部食品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标准处处长张旭东说,发布“黑名单”的主要目的是警示生产企业在采购原料时,避免采购和使用这些物质。同时,“黑名单”为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确定了监管重点。“这些物质曾经导致过食品事故或事件,应作为监管的重点,尽量避免和减少食品事故的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