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与社会屏障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的吸烟率正以每年平均1.1%的速度下降,尤以美国、瑞典、挪威等到下降幅度明显。其中完善的立法所起作用工不可没。有48个国家制定了禁烟法;加拿大和一些英联邦国家开展性的“无烟星期三”;瑞典将立法手段和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吸烟率在5年内降低了30%,其中青少年下降55%以上。芬兰建立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设专款专人负责控烟,建立戒烟所帮助已成瘾者戒烟。在整个70年代,13-15岁男女少年的吸烟率从15%左右降为5-6%;成年男女分别下降50%和35%;自1978年开始,男性肺癌发生率已由1963年的50/10万降为1981年的30/10万。
进入90年代后,在健康教育者倡导下社会各界掀起反吸烟浪潮。1995年美国总统宣布的香烟管制新措施有:禁止在学校和学生活动地区设置香烟售卖机;卖烟者应先查明顾客确已年过18岁。对香烟的销售广告限制更严;烟草公司每年应缴1.5亿美元用于制作劝阻吸烟的电视广告。美国有些城市还出动警车在中学附近巡逻,规定第一次看到青少年吸烟将予以没收并告知校方、家长;第二次犯禁则要上专门劝阻吸烟的学习班;第三次则应交付500-1000美元罚款,或被罚去参加社区服务。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各大学开始以“重义轻财”为由,拒绝接受烟草公司提供的经费援助。这是很不简单的,因为这类援助曾是大学科研经费主要来源。美国癌症协会指出,各种劝阻吸烟的活动在数以千计的城镇出现。这种来自基层的反吸烟浪潮,使财大气粗的烟草公司难以招架。
中国防戒吸烟工作起步晚,但由于政府重视,各项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1981年颁布的《中学生守则》明令禁止青少年吸烟;1995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铁道部联合发布规定,不得在无烟车厢吸烟;1991年通过的《烟草专卖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有控烟条款;1993年后有关在飞机、医疗机构、公众场所、领导干部会议上不准吸烟的规定陆续出台;每年围绕世界无烟日展开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吸烟宣传活动。1994年通过的广告法明令禁止在公众媒体和公共场所做吸烟广告,被认为是对烟草销售的一次沉重打击。1994年宋庆龄基金会向3亿青少年发生出号召:“不吸烟、不买烟、不卖烟;劝告身边每一位亲人戒烟或少吸烟;在有禁烟标志场所发现有人吸烟,要勇敢上前劝阻”。1997年北京第十届世界健康或烟草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了大力劝阻吸烟、完善控烟法规、促进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
2.健康教育和健康信息传播
防戒吸烟的活动中,健康教育占有关键的主导作用。它有以下四个重要内容:
第一、充分有效利用健康信息传播技术,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如:①香烟的各种有害成分;②吸烟会致癌;③吸烟引起心脑血管病;④吸烟危及全身;⑤吸烟致病是慢性过程,不能存在侥幸心理;⑤被动吸烟危害惊人;⑥经济损失巨大。内容和深度可据传播条件、对象等加减。其目的一是帮助对象树立信念,转变态度;二是促使对象产生强烈的“需要”感和“恐惧”感,痛切感受到“现在再不戒烟,恐时不我待”,尽快投入戒烟者的行列。
第二、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有关促进个体行为变化的理论,如个性理论、发展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理论、态度转变理论等,并努力将其与戒烟实践相结合,正确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了解影响戒除吸烟行为的倾向,促成、强化等因素将有重大帮助。
第三、设计科学的控烟教育计划,基本要素有: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作出社会学诊断,收集准确的信息。②分析现状,确定高危人群,对他们的行为表现作出行为诊断,了解能利用的各种资源和条件。③通过对重要性、有效性、可行性和可变性的分析,初步确认本计划能达到改变预期行为的目的。④利用问卷调查,对目标人群的吸烟状况及严重程度作基线分析。⑤在明确目的基础上,对多个可供选择的目标进行筛选,选择出若干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人群吸烟善发生变化的目标。这些目标一般用流行病学或统计学指标表示。⑥选择适宜的健康策略。⑦制定完成本计划的提纲和时间表,内容有项目名称、课题组成成员及其技术分工、前言、目的、目标、传播或教育的策略、分阶段活动内容、管理和监测、评价、所需要费用和人力、预期结果和完成人员等。
3.团体干预
利用团体干预方式进行防戒吸烟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团体成员间较密切的群体互动机制,以及他们对团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教育和行为指导活动,改变个人吸烟行为。在团体干预中,必须着重强调以下要点:
(1)及时吸取国内外最新经验,据目标团体的实际情况,在干预目标、传播策略、群众参与、团体内相互作用等方面,突出本项干预活动的特色。
(2)参照目前较前进的PRECEDE模式进行项目设计。即:从预期的干预结果(譬如,力争在一年以内将某单位建成无烟单位)逐步类推,逐一落实本干预计划中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明确监测及评价等各项指标及实施的路线。尤其是重视制订干预计划前的调查研究和相关信息分析,使决策落实在牢固的基础上。
(3)在被干预单位不同层次的吸烟人群中,选择一个特定对象层次作为首选干预对象和计划的突破口。这批对象可以是单位领导层、新入厂、入学的工人、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先进班组,一般在具备需求强烈、内部凝聚力强,有具有权威性的先进人物和带头人等可行性强的特点。取得干预经验后,再逐步扩大干预范围和战果。
(4)针对干预对象特点,提出明确目标。如:①学会自我保健;②吸烟者自觉自愿戒烟,不吸烟者坚决不吸第一支烟;③坚决抵制在公共场所吸烟和导致他人被动吸烟的不道德行为;④爱集体,互相鼓励和约束,共创无烟单位等等。
(5)开发单位领导,首先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理解干预活动的心要性。然后,让他们积极参与和组织干预活动的策划、实施
评价和激励活动。
(6)通过调查研究,识别和充分利用干预现场的各种信息传播资源,如广播、闭路电视、读报栏、厂(校)内部刊物、工会活动、业余教育设施等,使本项干预活动从一开始即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7)借助外力。如在干预期间,可充分借助“世界烟日”、创建卫生城市等社会活动机会,在大众媒体大力宣扬反对吸烟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中强化干预和教育措施,提高干预。
(8)传播策略上尽量改变传统的利用媒体一味宣传的单向模式,转而采取“传播与教育并重,领导支持、群众参与”的双向模式,力争使防、戒吸烟变成每名团体成员的自觉行动。
(9)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如建立互相帮助、互相约束的“对子”,共同参与制定无烟单位守则等。如果能将对该守则的遵守及违规情况列入单位的考核和奖惩指标体系,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