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香,是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其功效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别名**:
别名:川冬青、万年青、小万年青、枝桃树、察隅冬青,蓝花地丁、紫花地丁。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主圆锥形,粗壮,黄褐色,近本质。茎直立,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2厘米,宽0.5~0.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短。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蓝紫色,左右对称,顶端一花瓣呈流苏状。蒴果扁平,倒卵形,直径约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宿萼,中央有纵沟,淡绿色;内有种子2粒。花期夏初。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或荒地、河畔。分布云南。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微辛,寒。"
**功效与作用**:
《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疮疖痈肿,小儿气管炎" 支气管炎,肺炎,胃痛,痢疾,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治病附方**:
①治咽喉炎、扁桃体炎、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结炎:紫花地丁二至三钱,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疗疮:紫花地丁适量,配红糖捣敷患部。《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小丁香海南荔枝品种
小丁香为海南琼山的实生优良品种,树龄在170年以上。名见元大德《南海志。
1果实性状
小丁香荔枝果大,歪心形,纵径、横径均约3.9厘米,平均单果重28.8克;果皮鲜红色,厚1毫米,龟裂片乳状隆起,裂片峰锐尖,缝合线不明显;果肩平,果顶钝或尖,果肉厚,黄腊色,肉质爽脆,味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82.2%,焦核果占全株果的70~80%。
2植株形态
树势壮量,树冠半圆球形,150年生树高约6.5米,冠幅6~7米,主干周径1.11米,树皮灰白色,分枝离地面2米,枝条黄褐色,叶浓绿色。小叶2~4对,多为对生,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6~10厘米,宽2.4~3.5厘米,先端渐尖,多向一边扭曲,基部多呈楔形,叶缘上卷,叶脉明显
3生物学特性
在海南六月下旬果熟。
4品种
品质上等,肉质爽脆,味香甜,为鲜食或制罐头的理想品种,宜大量繁殖推广。
小丁香海南荔枝形态特征
1、本变种与西伯利亚远志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矮小,分枝铺散;叶片亚革质。边缘反卷,侧脉在叶面突起,鸡冠状附属物较大。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米;幼枝近四棱形,具纵棱及沟槽,被微柔毛或仅沟槽内被微柔毛,较老的小枝具突起的新月形叶痕,皮孔不明显;顶芽圆锥形,被短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稀近披针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短渐尖至急尖,基部楔形至钝,边缘具锯齿,叶面深绿色,干时橄榄绿色,背面淡绿色,具不透明的黄褐色腺点,无毛或疏被微柔毛,主脉在叶面平坦或稍凹入,密被短柔毛,在背面隆起,无毛或被微柔毛,侧脉6-7对,两面明显或不明显,网状脉不明显;叶柄长4-6毫米,上面具浅槽,被短柔毛;托叶卵状三角形,急尖,宿存。花4-7基数。
2、雄花1-7朵排成聚伞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基部鳞片或叶腋内,稀簇生,总花梗长2-3毫米,单花花梗长3-5毫米,基部或近中部具小苞片2枚;花萼盘状,无毛或多少被微柔毛,直径2-2.5毫米,4-7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边缘啮蚀状或具牙齿,具疏缘毛;花冠辐状,花瓣4-5,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短于花瓣,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扁球形,具短喙。雌花单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花梗长8-10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啮蚀状;花冠近直立,直径约4毫米,花瓣卵形,长约2.5毫米,基部稍合生;
3、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1/5,不育花药箭头形;子房近球形,直径约1.5毫米,柱头厚盘状,凸起。果球形或顶基扁的球形,长约6毫米,直径7-8毫米,成熟后黑色;果梗长8-10毫米;宿存花萼平展,直径3-4毫米,宿存柱头厚盘状,直径约1毫米,明显4裂。分核4,长圆形或近球形,长4.5-5毫米,背部宽3.5-4毫米,平滑,具不明显的细条纹,无沟槽,内果皮革质。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