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大众保健 >青霉素的副作用?青霉素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青霉素的副作用?青霉素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22    来源:互联网  

青霉素的副作用?稍微有点尝试的患者朋友都知道,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青霉素是属于抗生素一类的药物,因此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肯定是有的,一般在医院给患者注射青霉素时,都会先做皮试,看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渐渐对自身健康和医学上各种普遍的用药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抗生素,一般正规医院不会轻易给病人注射青霉素,因为大家都比较清楚的是,抗生素类的药物注射多了之后,人体的体内会产生耐药性,因此患者朋友在选择这类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那么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青霉素有什么副作用吧。

青霉素的简介: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的适应症: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血症" 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 

青霉素的用法用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青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的副作用?

1.变态反应。这是常见的。以过敏" 皮肤过敏麻疹" 荨麻疹、药疹等和血清病样反应较多,但一般不严重,停药后可消失。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其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和中枢抑制。

2.赫氏反应。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雅司、鼠咬热、炭疽等疾病时,可有症状加剧的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此反应可能是大量病原体被杀死后释放的物质异性蛋白、内毒素等所引起的。这就是赫氏反应。

3.其他。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疼痛、红肿和硬结。剂量过大或静脉给药过快可对大脑皮层产生直接刺激作用。鞘内注射可引起脑膜或神经刺激症状。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钠盐静脉滴注可引起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肾功能下降的病人可引起高血钾症或高血钠症,甚至引起心脏功能抑。

青霉素的功能主治?具体可以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放线菌病。

3.淋病。

4.咽峡炎" 奋森咽峡炎。

5.莱姆病。

6.鼠咬热。

7.李斯特菌感染。

8.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道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血症" 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球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6.梅毒包括梅毒" 先天性梅毒。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灯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麻疹" 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肾炎" 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青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此种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病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萄、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使用青霉素需注意的事项?

1.青霉素过敏休克抢救原则和方法 

①应分秒必争,就地抢救,立即使病人头低位躺下。

②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③迅速准备静脉输液。

④如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尚未见效应,重复注射一次或在输液内加肾上腺素。

⑤如以上措施未见效应,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100mp

⑥有呼吸困难时可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0.25-0.5g,同时人工呼吸。

⑦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麻疹" 荨麻疹应结抗组织胺药物。⑧保温,注意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

2.青霉素过敏休克的预防措施 

①注意询问过敏史,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疾患或过敏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②应在有抢救过敏休克的条件下才能注射青霉素G

③注射青霉素G前应作皮内敏感试验,用500U/ml青霉素G皮试液,皮内注射0.05-0.1ml20分钟后观察反应。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注射青霉素G后应观察力30分钟。

3.青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丙磺舒probenecid通过抑制肾小管排泌作用能延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维持时间。

②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但大剂量青霉素类药物可使氨基糖苷类活性降低。

③青霉素类与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拮抗作用。青霉素类在抑菌药作用下,由于细菌繁殖受抑制不能充分发挥繁殖期杀菌的作用而呈拮抗。这种拮抗作用虽非属用药禁忌,但如以上抑菌药非治疗必需,则应避免采用拮抗联合,使青霉素G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