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人们几乎是“谈蜱色变”,好像这种虫子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新魔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因为对于广大农民以及野外爱好者来说,蜱本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即便对于高度此事的城市居民来说,离蜱也并不算远。
当身边出现了蜱的踪迹,我们该怎么办呢?
1、应该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农业工作者或者野外工作者在进入蜱区之前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裤长衣、把裤腿扎进袜子或者靴筒里。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喷洒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水。建议穿着浅色衣物——倒并不是说浅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可以更容易的发现。
2、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先检查一下宠物身上是否有蜱。它们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蜱的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让你感觉不到疼痛。所以洗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腋窝等等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研究发现,蜱携带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的,如果能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极大的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
3、一旦发现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这样既可能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也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好能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如果一时间无法就医,你可以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紧贴皮肤夹住它的口器,然后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清水清洗伤口。不要扔掉拔下来的蜱。你可以把它放进密封容器置于冰箱内。一旦日后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会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那么,又该如何控制蜱带来的疾病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蜱只是一个传播媒介。在发生了人感染蜱传病的地方,一定还有其他的动物,也携带了相关的病原体——虽然它们或许并不会发病。蜱并不挑剔,它的寄主多种多样,老鼠、野鸟、家禽家畜以及宠物都可能是蜱传病的源头。在积极治疗人的疾病的同时要做好相关宿主的调查和病原体控制。
其次,一旦出现了蜱的爆发,应该在绿化带和居民区之间建立隔离带,清除其中的杂草树木,切断蜱向居民区传播的路径。使用化学杀虫剂也是快速的方法。科学家们也早就展开了生物防治的研究,一些以虫制虫的方法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