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坑”,你踩过吗?
误区一:初乳没营养要挤掉
泌乳有3个阶段,泌乳一期、泌乳二期和泌乳三期。初乳也就是泌乳一期,受妈妈体内激素的影响,初乳产生的量比较少,在孕中期就开始有了,持续到产后的2天~4天。妈妈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不能以初乳的颜色来评判其营养价值,初乳有黄色的、白色的、灰色的,都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可以给宝宝提供多重免疫保护。
刚开始,宝宝去吸吮妈妈乳房时哇哇大哭,我们都觉得是宝宝饿了,但初乳又很少。出生第一天,宝宝的胃像一个小樱桃的大小,每顿能容纳3毫升~7毫升母乳,这时的胃容量跟妈妈的初乳量是匹配的,而且健康足月的新生儿肩颈部、腋下的棕色脂肪含量是比较高的,能够供给宝宝对于能量的需求;出生第三天,宝宝的胃像核桃一样大小,能容纳25毫升~30毫升母乳;出生第7天,宝宝的胃像一个鸡蛋大小,能容纳45毫升~50毫升母乳。
误区二:哺乳时让宝宝含住妈妈乳头即可
乳房疼痛是哺乳期妈妈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在哺乳早期,疼痛的原因之一是乳头皲裂,其主要是哺乳姿势出现问题导致的。例如没有做到让宝宝“深含乳”,即宝宝要含住妈妈的乳头、乳晕和乳晕下的组织。
妈妈的乳晕有大有小,不以含住全部或大部分乳晕作为评判条件,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含到下面的乳晕比上面的乳晕多,看到上面的乳晕露出的比下面的乳晕多,即不对称式。宝宝上唇和下唇的夹角要在120度以上,一般在120度~160度之间。这个姿势可以避免一些乳头破裂现象的发生,让妈妈哺乳的路程走得更顺畅一些。
不管妈妈采取哪种姿势,在喂哺前,要让身体放松下来。如果妈妈坐在沙发上,就要把腰背部、肩颈部、肘下等受力点全部垫好,在双肩松弛的状态下,再把宝宝抱过来。还有一种方式是妈妈采取半躺式喂哺姿势,这种姿势宝宝和妈妈的皮肤相贴得更紧,宝宝通过重力的作用将乳房含得更深,利于妈妈与宝宝的延伸交流互动,同时还能解除妈妈的双手。
哺乳时,宝宝的头、脊椎还有臀部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宝宝扭头含乳,造成“浅含乳”,引发乳头皲裂,泌乳摄入不足等问题。哺乳是由宝宝主导的,妈妈轻托乳房刺激宝宝的上唇(也可是鼻尖或人中),引发宝宝自主寻乳。
误区三:新生儿黄疸不能喂母乳
正常情况下,有超过一半的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天~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4天~5天达高峰,第7天~10天开始逐渐消退,最迟消退时间不超过2周。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但越早、越频繁地进行母乳喂养,对宝宝“退黄”越有帮助。
在这期间,妈妈可以继续给宝宝母乳喂养,因为早吸吮、早开奶和按需哺乳,可以有效刺激宝宝的肠蠕动,促使宝宝多排便,从而使引起黄疸发生的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对于减轻黄疸非常有利。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宝宝光着屁股在太阳光下晒一晒,但需要注意遮住脸和生殖器部位。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且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宝宝超过2周,早产宝宝超过4周黄疸没有消退),甚至伴有体温升高、吃奶少、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或者退而复现,多属于病理性黄疸。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发展,并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查明黄疸病因进行对症治疗。若宝宝在出生后一两天内就出现黄疸;黄疸发展迅速;黄疸程度严重(四肢和手脚均变黄);黄疸持续时间大于2周,则很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黄疸,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误区四: 母乳喂养导致宝宝腹泻
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很多,千万不能把“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简单地理解为“母乳喂养导致宝宝腹泻”。
一旦哺乳过程中出现一些小插曲,妈妈们总是喜欢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据相关指南,一个足月婴儿平均每天需要摄入450毫升~1200毫升母乳,高于该水平的产奶量意味着过度泌乳。有的妈妈一天的泌乳量可超过2000毫升,远远超过了宝宝的需求。母乳量过多的情况下,宝宝可能会因为只吃到富含乳糖的前奶,出现类似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例如腹泻、胀气等。且母乳过多,乳汁流速过快,宝宝吃奶时会吞入较多的气体,也容易产生上述症状。
建议存在这类情况的妈妈在每次哺乳前,用手挤奶的方式挤出一部分乳汁,让宝宝能够吃到脂肪含量更高的后奶,避免摄入过多的乳糖。同时,可尝试半躺式哺乳姿势,减缓乳汁的流速,减少宝宝吃奶时吞入气体的可能。这样做之后,仔细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如崩稀屎、泡沫便、甚至是绿色大便的情况是否有改善。
同时,降低妈妈的泌乳量。在指导下,尝试单侧哺乳,即白天3小时~4小时内只用一侧乳房哺乳,然后在下一个3小时~4小时里,换另一侧乳房哺乳,夜间则按需哺乳。若出现对侧乳房太胀的情况,妈妈可以晃动或抖动乳房使得乳汁自然滴下,或是挤出少量乳汁。一般将上述操作持续24小时~48小时,奶量会逐渐减少。一段时间后,奶量达到供需平衡,就可以进行常规的按需哺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