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指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自杀,其背后都有心理机制在推波助澜。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比如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
第二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
第三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作出自杀决定。
自杀行为的具体特征有哪些
从自杀的诱因来看,自杀的原因复杂;儿童青少年主要为学业压力繁重、家庭沟通不畅、情感问题处理不当、灾难、突发性事件以及经济条件不佳等。此外,一些青少年对自身条件不满意,认为自己太丑、太胖或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也是引发自杀的重要原因。
从自杀方式来看,自杀方式取决于方式选择的致死性、易得性和可接受性;近年案例显示,以跳楼、服毒(或服药)方式为主。
从自杀的动力来看,境遇、意动、情感、认知、人际关系以及连续性特征为自杀的六个维度。
自杀行为的征兆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自杀预防的一般措施
(1)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系统。
(2)普及有关自杀行为的正确认知。
(3)减少自杀的机会,加强武器管理,特别是枪支管理;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加强对危险场所的防护和管理等。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5)对相关医务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
(6)控制自杀个案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