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这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传染病。
近日,我中心发现几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经调查发现他们在发病前均前往过东南亚国家。
据了解,因雨水充沛,适于白纹伊蚊滋生,今年在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的登革热发病例数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
鉴于此,提醒前往上述国家旅游、务工人员关注登革热相关防控知识,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临床症状
1.起病急,患者可出现39℃以上高热,全身乏力,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部分患者发热时常伴有剧烈的骨关节痛、头痛、肌肉痛;
3.一些病人在发病第5~7天会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传播途径和潜伏期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给人的传染病。一般被携带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后3~14天(平均4~7天)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流行区域
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近日,广东省发布“登革热预警信息”提醒: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为当前登革热发生本地传播的高风险地区,既往疫情较多的粤东(潮州、汕头、揭阳)、粤西(湛江、阳江)地区发生本地疫情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而灭蚊是关键。而积水是蚊虫的孳生地,清理积水就是防控的重要措施。
1. 清理积水。如及时清洗花盆底托、为水养植物换水洗、闲置器皿应倒置等。
2. 物理防护:穿长衣、装纱窗、挂蚊帐。
3. 化学防护:使用驱蚊剂和蚊香。注意:涂抹时要认证阅读产品说明,不可接触伤口、眼和嘴等。儿童应在成人指导下正确使用。蚊香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并认准产品外包装有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的产品。
防病意识
在流行地区生活、学习、工作时,要注意防蚊,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如果被蚊虫叮咬后且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尽早确诊和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