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天气变化多端,人体免疫力较弱,又恰值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学,学生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将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猩红热等。今天,我们来说说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多,夏秋季较少,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更应引起注意,当您或者身边的亲友出现下面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
1、持续性发热,温度可达39℃左右并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颜面部充血,口鼻部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脓性渗出液。
3、全身弥漫性红疹,一般于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4、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舌头红白相间形似草莓被称为“草莓舌”,2-3天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为“杨梅舌”。
5、疹退后皮肤脱屑,皮疹密集处脱屑更为明显,可呈片状脱皮,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
其他疾病也会出疹,我们怎么辨别自己是否患有猩红热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出疹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除了去医疗机构,疾控君教大家一些辨别的小技巧:
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一般第四天出现,大小不等,呈暗红色斑丘样,面部皮疹特别多。
风疹:起病第一天即可出现皮疹,开始呈麻疹样,2天后躯干部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皮屑。
药疹:有明显的服药史,一般无咽峡炎症状,皮疹分布不均,无杨梅舌等表现。
说了这么多,猩红热应该怎样预防呢?
目前猩红热尚无相关疫苗。从近几年监测结果来看,猩红热发病以轻症病例为主,极少出现重症病例,症状多不典型,初期很难与流感等普通疾病鉴别出来,而且在小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等人群中健康带菌率达10%以上,存在隐性带菌感染的风险,所以做好以下预防尤为关键: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晒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加强户外锻炼。
3、患者应及时就诊,及时隔离,避免交叉传播。
4、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防止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