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疾病知识 >关于狂犬病的一些重要事实

关于狂犬病的一些重要事实

发布时间:2024-06-21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或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觉异常)。

  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然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是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瘫性狂犬病约占人类死亡病例总数的30%。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早瘫性狂犬病往往会有误诊,造成狂犬病的漏报现象。

  诊断

  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人类狂犬病可通过各类诊断技术对活体和尸体做出确认,这些技术旨在检测受到感染组织(大脑、皮肤、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传播

  人类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动物深度咬伤或抓伤后染上狂犬病。犬类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者,是造成亚洲和非洲人类狂犬病所有死亡病例的感染源。

  在美国,蝙蝠是造成人类狂犬病多数死亡病例的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已成为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项公共卫生威胁。人类由于接触狐狸、浣熊、臭鼬、豺、猫鼬以及其他食肉性野生宿主后出现的死亡情况极为罕见。

  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

  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很罕见。摄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或其他组织不是人类感染源。

  接触后预防

  接触后预防包括:

  发生接触后,尽快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利用可满足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有效力和有效果的狂犬病疫苗接种一个疗程;

  如有指征,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接触狂犬病后很快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防止出现症状和死亡。

  对伤口的局部处理

  以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处狂犬病毒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迅速对可能已感染狂犬病毒的所有咬伤处和抓伤处进行局部处理很重要。建议采用的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涤剂、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

  谁面临的风险最大?

  亚洲和非洲共有30亿多人可能面临犬类狂犬病威胁。最有风险者是住在不易提供或获得人类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农村地区的人。

  穷人面临较高风险,在非洲,与疑患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后采取狂犬病预防措施的平均费用为40美元,在亚洲为49美元,而在这些地方每人收入只有大约1-2美元。

  各年龄组均面临风险,15岁以下儿童最易患狂犬病;接触后预防措施的对象平均40%是5–14岁儿童,其中多数是男童。

  因住地或职业性质而可能持续、频繁或较多接触狂犬病毒的任何人员也面临风险。那些在可能不太容易立即获得适当医疗服务的农村地区从事密集户外活动的旅行者,不论停留多久,也应被视为高风险者。在狂犬病疫区生活或停留的儿童面临的风险尤其高。

  预防

  消除犬类狂犬病

  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为犬类接种疫苗以消除犬类狂犬病是预防人类狂犬病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战略。在若干,尤其在拉丁美洲,为动物(主要是犬类)接种疫苗降低了人类(以及动物)狂犬病的病例数。然而,最近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出现了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上升的情况,这说明狂犬病作为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重新出现。

  对于非洲和亚洲很多地区而言,通过控制家养犬狂犬病预防人类狂犬病,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如果考虑到未来可以节省人类接触后预防治疗的费用,这样做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人类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可利用安全、有效疫苗实施接触前免疫接种。对在户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长时间活动,参加像是骑自行车、露营或远足活动的旅行者,以及对生活在面临较大接触危险的长期旅客和外籍人士,建议采用这一措施。

  还建议将这一接触前免疫接种用于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的人员,例如处理狂犬病活病毒以及其他与狂犬病相关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用于那些所从事的活动从专业方面或其它方面可在受到狂犬病影响的地区直接接触到蝙蝠、食肉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人员。由于儿童往往会与动物玩耍,咬伤可能会更重,或者不对咬伤进行报告,因而他们面临着更大风险。当他们在高风险地区生活或参访时,可以考虑为其接种疫苗。

  世卫组织的应对

  至少三十年来,世卫组织一直在通过宣传、调查和探讨以及使用新工具方面的研究活动,努力打破对狂犬病预防和控制造成影响的“忽视循环”,特别是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造成的影响。

  本组织继续促进人类狂犬病的预防工作,方法是消除犬类狂犬病,以及更加广泛地使用皮内途径进行接触后预防。这一皮内途径可减少细胞培养疫苗的用量,并由此使成本降低60%至80%。

  世卫组织支持到2015年在所有拉美消除人类和犬类狂犬病以及到2020年在东南亚消除由犬类传播的人类狂犬病目标。后者制定的区域性五年计划(2012-2016年)目标是,将目前人类狂犬病流行的估计死亡数减半。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jiankang/221487.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关于狂犬病的一些重要事实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