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肠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较为常见。全年均有发病,5~7月高发。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也可造成传播。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三)易感人群
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
(四)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通常在湿、热环境中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五)临床特征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大多数病例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手足口病与水痘的区别: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水痘患儿没有这种现象。
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重症病例大部分是由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
(六)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3.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 对于有接种EV71疫苗意愿的接种对象,可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咨询、接种EV71疫苗。EV71疫苗只对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预防CoxA16或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疫苗为二类疫苗,其接种的意义在于降低患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从而降低患病死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