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精神健康 防治精神疾病
2011年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 促进精神健康”。据介绍,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广大群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体验着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大众寻求心理帮助的愿望日益迫切。同时,因重性精神疾病有可能导致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损害,甚至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了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精神卫生的含义是什么?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也可以叫做精神健康。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今也难有统一的定义。从不同侧面都可以提出一些要素,比如心境愉快,待人宽厚,弛张有度,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说恐怕也说不完。有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过总结:
(一)体验方面: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即有自知之明);
(二)操作的标准:从事心理活动率(自我感觉率,他人评价率)以及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发展的标准:这样干下去(发展下去)会不断开拓自己,能发挥出个人更多的潜能。这条无法实测,只能通过了解的人估计。
何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相对持久而严重的紊乱。从成因上分析,可以是某种生物学改变决定的,如痴呆,是脑组织老化、萎缩这一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也可以推测是某种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但还没有得到证明,如精神分裂症。还可以是在一定生物学基础上,在心理社会因素参与下形成的,如焦虑性神经症。
无论哪一类精神疾病,都可以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加以理解,比如脑外伤后出现的情绪暴躁,显然是外伤这一事实决定的,但如何理解伤者的心理功能障碍,如何照顾和善待(包括制度上的宽容),显然是心理问题和社会文明程度问题;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反过来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改变其表现。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在疾病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占的分量越重,其表现越难以符合固定的病程特点,也就是不太符合严格的疾病定义。因此,有些精神疾病现象也被称为心理障碍。
精神科的干预手段有哪些?
精神科的干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物理手段,如电休克治疗、经颅磁治疗、光治疗、水疗等;
(二)化学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催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等几大类;
(三)人际手段,即广义的心理治疗。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治疗?
首先,心理治疗是人对人的帮助,是一种人际精神互动,这是区别于物质起直接作用的治疗的根本点。其次,心理治疗是以一定心理学发现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而不仅仅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普通的互相帮助或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信仰互助。第三,心理治疗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师来完成的,是以帮助求助者为根本目的。因此有别于传道或思想教育。
对一位严谨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实施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一样,也是有它的治疗目标、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的。并不是心理障碍的所有表现都适合用心理治疗。比如幻觉现象,特别是在急性期,心理治疗就很难展开,往往也无效;严重的抑郁也是如此,此时患者没有起码的精力,无法和治疗师形成互动,何谈心理治疗呢?心理治疗可以是针对个体的,也可以是由人员组织和督导下的小组活动。除了的心理治疗,其时很多人际互动都可以起到心理帮助作用,比如上面提到的信仰互助,患者自助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