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发作后受苦的只有自己。但精神分裂症不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发作后,受苦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他身边的家属、朋友、陌生人等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精神分裂症怎么治?详细了解下吧。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 神经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中枢多巴胺增高,功能亢进,传统抗精神病药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中枢5-羟色胺异常,新型抗精神病药除了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羟色胺受体有拮抗作用。中枢谷氨酸低下,功能不足。②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2 遗传学因素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3 社会心理学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前性格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临床类型及表现
1. 偏执型 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为影响、嫉妒等。绝大多数病人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2. 青春型 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
3. 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4. 单纯型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5. 末定型 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式者。
6. 其它 如儿童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残留型、慢性衰退型等。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 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临床症状特点以及病人的躯体状况特点。、
1急性期系统药物治疗:首次发病或缓解后复发的病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求得到较深的临床缓解。一般疗程为8~10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如下:
①氯丙嗪:治疗剂量一般为300~400mg/d。60岁以上老年人的治疗剂量,一般为成人的1/2或1/3。
②奋乃静:除镇静作用不如氯丙嗪外,其他同氯丙嗪。对心血管系统、肝脏和造血系统的副作用较氯丙嗪轻。适用于老年、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成人治疗量40~60mg/d。
③三氟拉嗪:药物不仅无镇静作用,相反有兴奋、激活作用。有明显抗幻觉妄想作用。对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一定**。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成人剂量20~30mg/d。
④氟哌啶醇:是丁酰苯类药物。本药能较迅速地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有抗幻觉妄想作用,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明显。成人治疗剂量12~20mg/d。
⑤氟哌噻吨三氟噻吨,复康素:本药对阴性症状较好。剂量10~20mg/d。日量在20mg以上时,易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对造血系统、肝、肾无毒性作用。起效较快,2周内见效。
⑥珠氯噻吨氯噻吨,高抗素:本药对妄想、幻觉以及兴奋、冲动等行为障碍较好。每片10mg,治疗剂量40~80mg/d。起效较快,1周可出现**。
⑦氯氮平:因其有明显抗精神病作用,而锥体外系副作用甚轻,而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主要缺点是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出现率约1%左右。需要定期检测,治疗开始2个月需每周1次,3个月后需每2周1次。一旦出现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国内外双盲研究资料显示,氯氮平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氯丙嗪等相等同,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优于氯丙嗪Meltzer HY,1995。国外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周双盲、多中心协作资料Kane,1988,发现氯氮平600mg/d的**优于氯丙嗪1200mg/d,前者20%,后者为4%。常用治疗剂量300~400mg/d。
⑧舒必利Sulpiride:临床总**与氯丙嗪相接近,对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外,对改善病人情绪、与周围人接触亦有治疗作用。治疗平均剂量600~800mg/d。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D2受体,同时作用于5-HT2受体及其他受体。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等明显低于代。
⑨利培酮维思通:是5-HT2/D2受体平衡拮抗剂。其主要优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除对妄想等阳性症状外,亦能改善阴性症状。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也较好顾牛范,1998。成人治疗剂量为3~4mg/d,个别可达6mg/d。
⑩奥氮平奥兰扎平:作用于D4、D3、D2受体及5-HT2、α2受体。较氯氮平的优点是无粒细胞缺乏的严重副作用,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国内临床研究发现,奥氮平对阳性、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态均有良好**,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舒良,1999。成人治疗剂量为5~20mg/d。
2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
①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业已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持续1个月左右,以期使病情获得进一步缓解。然后逐渐减量进行维持治疗。
②维持治疗:旨在减少复发或症状波动而再住院。现有的双盲研究资料表明药物维持治疗对预防本病的复发十分重要。Kane总结了21篇1970~1986年发表的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有关研究,证明采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对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十分有价值。近有一大宗临床观察,在急性症状控制后的第1年,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复发率20%~25%,服安慰剂者为55%。另有作者Hegarty等维持治疗3年观察,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组在预防复发上较安慰剂组高2~3倍。长效制剂的**和口服制剂无差异。间断治疗一出现症状就加药的,不如连续药物治疗。
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缓解后不少于2年。如病人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要求更长一些。这一阶段的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减量,以减至小剂量而能维持良好的恢复状态为标准。一般在3~6个月后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2,如病情稳定,可继续减量,减至治疗量的1/4或1/5。如病人为第2次发作,药物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即使用较低剂量维持,定期复查,随时调整剂量,可避免复发。
3剂量、**和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注意药物副作用。对儿童、老年人和躯体疾病及脑损害者治疗剂量要偏低。
预防与调护
一、 预防要点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应从心理卫生科普宣传着手,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与遗传咨询工作;加强孕娠期保健,减少各种可能造成发病的因素。
精神分裂症病程大多呈慢性,或慢性反复发作,其中部分病人可出现衰退。一般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诱因,病前无缺陷,无家族史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 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及心理因素也可影响预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是争取良好预后,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
二、 调护要点
1.病人 急性期病人,应防止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的行为发生,缓解期病人由于抑郁也可能产生自杀等,应引起高度。
2.防止藏药行为 必须保证病人按医嘱服药。在家中药物应由家属保管,防止吐药和藏药行为,尤其是积存药物,伺机吞服等现象,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合理饮食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定期清洁、更衣、理发、修面、剪指甲;合理安排饮食,既遥证病人营养物质的摄入,又臆免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药物引起的吞咽障碍,防止进食中的不因素。
4.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环境安静,按时作息,防止夜间病人发生意外,必要时据医嘱用药物诱导入睡。
5.心理护理 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安慰与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合理安排好工娱活动及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