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炎" 甲型肝炎
肝炎"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受等特征。
流行特征
甲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四周均具有传染性,以发病前4天到发病后4~6天传染性强。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传播。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在传播中起主导作用,如污染水源或水产品则可造成暴发流行,经注射传播虽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人群对甲肝普遍易感。感染甲肝后或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再患者极少见。成年人中多已获得甲肝的免疫力,故发病者以儿童为主,特别是学龄3~7儿童发病率高。甲肝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主要症状
甲肝潜伏期为2~6周。
甲肝起病较急,有胃寒,发热,少数病例有上呼吸道症状。突出症状为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乏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色加深等。持续数天至2周,巩膜白眼仁、皮肤可变黄,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肝脏肿大,肝区在压痛或叩击痛,肝功均有异常。
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搞好个人卫生。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喝生水,保护好水源,防止粪便、垃圾污染。消灭苍蝇及其孽生地。
2、做好病人隔离工作。甲肝病人自发病日算起少隔离30天。对现人排泄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对病人的衣服,食具应煮沸消毒,书及其它用具可用日光暴晒;门、窗、玩具可用0。5%的优氯净或3%的氯亚明溶液喷洒消毒。病人的饮食用具,漱洗用具等应专用。对密切接触者应观察40天,如有发病,立即隔离。与甲肝病人有过密切者应肌注丙种球蛋白,迟不应超过接触后一周。凡有过甲肝病史者,均不能献血。
3、易感者应接种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