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消瘦型
- 症状名称 :
- 全身消瘦型
- 就诊科室 :
- 营养科
- 相关检查 :
- 最大胃酸分泌量测定(MAO)
- 相关药品 :
- 维生素B1片
详细介绍
-
介绍
全身消瘦型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而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时为消瘦(有作者认为凡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以上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称为消瘦)。
-
病因
病因分类
一、体质性消瘦
二、神经一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消瘦
(一)下丘脑综合征。
(二)垂体功能减退症。
1.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Simmonds病及Sheehan综合征)。
2.尿崩症性消瘦。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 。
(五)糖尿病。
(六)嗜铬细胞瘤。
三、恶性肿瘤
四、慢性感染
1.结核病。
2.慢性化脓性感染。
3.血吸虫病。
4.寄生虫病。
5.艾滋病。
五、消化道疾病
1.口腔及咽部疾病。
2.慢性胃肠疾病。
3.慢性肝胆疾病。
4.慢性胰腺疾病。
六、精神性厌食(神经性厌食)
七、重度创伤与烧伤所致的消瘦
八、药物所致消瘦
机理
一、热量摄入不足
(一)热量一蛋白质摄入不足
正常情况下,进食是摄人能量的唯一方式。营养馈乏而消瘦者多由于热量一蛋白质营养不足引起。热量摄人不足时,首先由脂肪组织提供能量,蛋白质提供氨基酸作为糖原异生的底物。如灾荒、战争和生产落后的贫困地区,以热量不足者称为消耗症(Marimus),人表现极明显消瘦,无水肿;以蛋白质摄人不足者称为Kwshior-kor病,常有水肿。
(二)下丘脑综合征
多种因素致下丘脑损伤,腹外侧核食饵中枢(嗜食中枢)损害,则腹内侧核饱觉中枢(厌食中枢)相对兴奋而拒食、厌食,导致消瘦。
(三)口腔、咽、喉、食管、贲门病变致咽下困难,影响进食而致消瘦
1.口腔炎症、溃疡、损伤:如核黄素缺乏、白塞病所致口腔溃疡、炎症,烟酸胺缺乏所致舌炎,牙及牙龈病变。
2.咽、喉部炎症、结核、癌肿。
3.食管炎症或狭窄、食管贲门癌肿、责门失弛缓症或狭窄。
4.脑神经麻痹、球麻痹。
5.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等致食管肌肉损伤。
(四)胃肠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幽门狭窄。不完全性肠梗阻、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常使营养物摄人不足而致消瘦。
(五)恶性肿瘤
消瘦常为恶性肿瘤的主要表现之一。引起消瘦的原因可能为:①食欲缺乏是主要因素,尤其因焦虑和治疗反应等,加重了食欲缺乏。②肿瘤的迅速生长消耗能量;③恶性肿瘤可能产生一种代谢毒素,使患者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增加,使氨基酸和乳酸盐向糖原异生增加,ATP的无效消耗增多。④肿瘤继发感染、出血、渗出等使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更加消瘦。
(六)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血吸虫病、伤寒、慢性化脓性感染等致患者明显食欲缺乏,发热增加了能量消耗。艾滋病患者首发症状是消瘦、乏力、发热。
(七)重要脏器慢性病变或功能衰竭引起消瘦
如心脏功能衰竭致肝脏及胃肠道充血、水肿,慢性肺心疾患致组织缺血、缺氧、严重肝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胃肠道淤血水肿,肝功能损伤所致的腹胀、恶心、甚至呕吐、低蛋白血症,肾衰竭尿毒症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以上均因食欲缺乏影响了营养物质摄入导致消瘦。
(八)某些药物的使用常致食欲缺乏而消瘦
如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磺胺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时,长期应用氨茶碱、对氨水杨酸。氯化胺、雌激素等可致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使代谢率明显增加,长期应用泻药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可致消瘦。
(九)精神性厌食
患者由于情绪紊乱处于拒食状态,体重可急剧下降。
二、营养物质丢失增加
1.慢性炎症性肠病所致的腹泻 大量营养物质从消化道排出而致消瘦,如慢性肠炎、慢性菌痢、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地Crohn病等。
2.小肠大部切除术后、肠疾、盲楼综合征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病变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而消瘦。
3.肝胆及胰腺系统疾病 由于胰腺外分泌和胆汁分泌不足或缺乏,使食物消化吸收障碍。
4.糖尿病 因大量葡萄测尿中排出而消瘦。慢性肾炎患者大量蛋白尿时致低蛋白血症,其消瘦常被水肿掩盖。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时皮肤大面积糜烂,创面有大量血浆渗出,致能量损失。
三、代谢率增高致消耗增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服用甲状腺素过量,嗜铬细胞瘤时大量儿茶酚胺释放人血循环,均使代谢率增加,三大营养物质分解氧化代谢增加,虽有多食,仍使体重明显减轻。类癌综合征患者的消瘦除因腹泻和吸收不良外,代谢率增高也是因素之一。其他还有长期发热、运动过量、长期失眠等可因能量消耗过度而消瘦。
-
预防
治疗原发病,并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增进营养,细心护理,和防止并发症。
-
检查
最大胃酸分泌量测定(MAO) --
经五肽胃泌素刺激后,1小时内壁细胞充分发挥其分泌功能,所能分泌的胃酸量,称为MAO。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
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FT3约占T3的0.3%,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临床上常用RIA法测定。
血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血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检测下丘脑功能的指标。
胃游离盐酸测定 --
游离酸即盐酸,结合酸指与蛋白质疏松结合的盐酸。
胃基础胃酸分泌量测定(BAO) --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指在无食物、药物刺激状况下连续互小时的胃酸分泌量。
胃蛋白酶测定 --
胃蛋白酶的前身是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的,在胃酸转化为胃蛋白酶。测定胃蛋白酶有助于诊断胃部疾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 --
正常人服用外源性T3后,血中T3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可抑制垂体前叶TSH分泌,而使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血中存在长效甲状腺刺激物(long acting thyroid stimulator,LATS)与长效甲状腺刺激物保护物等,能刺激甲状腺引起摄131I率增高,且不受T3抑制。甲状腺吸131碘功能试验在正常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的数值上,有时仍有重叠现象,致影响对疾病的诊断。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方法:用于对摄碘率高的病人作鉴别诊断。方法是:1日口服60~100μg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钠,分3次服用,共6日,重复作放射性同位素碘摄碘试验。
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 --
糖尿病家属有亚临床期糖尿病患者,应采用本试验。
血清胰岛素(SI) --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血中葡萄糖或氨基酸浓度高时,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血清胰高血糖素(PG) --
胰高血糖素是胰岛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升高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本检查可以反映胰岛α细胞的功能。
血清皮质醇(FC) --
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和分泌,属甾体糖皮质激素类,其分泌受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控制。血清皮质醇的测定直接反应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总蛋白(TP) --
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