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症状>五官科>血性耳分泌物

血性耳分泌物

症状名称 :
血性耳分泌物
就诊科室 :
五官科
相关检查 :
耳的一般检查法
相关药品 :
甲氨蝶呤片

详细介绍

  • 介绍

    外耳道溢液是指外耳道内异常液体积聚或外流的一种病理现象,为耳部常见症状之一。溢液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可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血性,也可为混合性、通常有为脓血分泌物,又叫血性耳分分必物。病人外耳道口用耳镜检查,见有性质各异的液体物流出。

  • 病因

    血性耳分泌物的病因

    耳道溢液是由于耳道、中耳、及周围邻近组织的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外伤等病变使异常分泌物增多,而导致血性耳分泌物。

    外耳道溢液主要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少数由内耳、颅内及邻近器官、组织的病变产生。以炎症、过敏引起者最为多见,也可为由耳部流出的脑脊液、肿瘤渗液,以及开口于外耳道的瘘管流出的分泌物。外耳道溢液与以下疾病有关:

    1、外耳疾病: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疖、外耳道霉菌病,以及继发于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耵聍栓、外耳道异物的外耳道炎症。外耳道的良性(如乳头状瘤)及恶性肿瘤也可引起外耳道溢液。

    2、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各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结核、中耳癌等。

    3、其他疾病:如脑脊液耳漏、开口于外耳道的瘘管等。

  • 预防

    血性耳分泌物的预防方法

    1、注意保持耳内清洁。

    2、预防鼓膜外伤,已有鼓膜外伤未愈或者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时须防止水入耳内。

    3、避免刺激性的药物点耳及用不清洁的物品挖耳。尤其在耳内进水后应将耳内尽快擦干。如长期耳内潮湿易引起霉菌感染;

    4、保持外耳道干燥、勿用不洁之物挖耳、水入耳后及时拭净并滴入酒精,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

     


     

  • 检查

    血性耳分泌物的检查

    根据耳道溢液的性质分:

    (1)浆液性溢液:见于外耳道湿疹、变态反应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初期。

    (2)粘液性溢液:以单纯型的化脓性中耳炎多见。

    (3)脓性溢液:见于急性外耳道炎,耳疖;化脓性腮腺炎脓液穿破进入外耳道,上鼓室鼓窦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血性渗液:外耳道和/或中耳粘膜的外伤、外耳、中耳肿瘤等。

    (5)清水样溢液:见于头外伤、颞骨骨折、颞骨肿瘤放射后、乳窦或镫骨手术后,耳漏脑脊液等。

    外耳道溢液主要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少数由内耳、颅内及邻近器官、组织的病变产生。以炎症、过敏引起者最为多见,也可为由耳部流出的脑脊液、肿瘤渗液,以及开口于外耳道的瘘管流出的分泌物。

    询问病史

    血性耳分泌物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往往先有耳痛,然后出现溢液,耳痛剧烈,呈持续性,外耳道疖在脓液流出后耳痛减轻;如有耳痒而没有耳痛,多为外耳道湿疹;脑脊液耳漏多有头颅外伤或手术病史;先有耳痛、发热,后有外耳道流脓血,应考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间歇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的外耳道流脓伴有听力下降,则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癌常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出现分泌物中带血且耳聋加重,并伴有耳痛、面瘫等表现。

    局部查体

    注意观察分泌物的性状、颜色、气味。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混有血液,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疖;脑脊液耳漏为持续性的、无色透明水样液体,混有血液时可呈淡红色但不凝固;胆脂瘤性中耳炎脓液量少但有奇臭;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的分泌物有特殊腥臭味。同时注意外耳道内是否有异物、耵聍栓、胆脂瘤、新生物,皮肤是否充血、肿胀,有没有瘘管开口。鼓膜有无大疱、穿孔,鼓室内有无肿物、胆脂瘤,乳突区是否有红肿、压痛。

    实验室检查

    如疑有中耳乳突病变应行X线片或CT检查;怀疑脑脊液耳漏应检查液体的糖含量并进行颅底X线检查;如发现中耳有新生物应及早进行活检。脓性分泌物应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相关症状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