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骶化
- 症状名称 :
- 腰椎骶化
- 就诊科室 :
- 中医科
- 相关检查 :
- CT检查
- 相关药品 :
- 萘丁美酮胶囊
详细介绍
-
介绍
腰椎骶化: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转化成骶椎形态,使其构成骶骨块的一部分临床上以第5腰椎一侧或两侧横突肥大成翼状与骶骨融合成一块为多见,并多与髂骨嵴形成假关节;而少数为第5腰椎椎体(连同横突)与骶骨愈合成一块者此种畸形较为多见是移行脊椎的分型之一。
-
病因
腰椎骶化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正常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胚胎第4~7周时各椎节开始分化,椎体的化骨中心、双侧椎弓的化骨中心及侧部的附加成骨中心分别于胚胎第10周、第20周及第30周开始出现。出生后~8岁以前完成椎体、椎弓和侧部的愈合。两侧椎弓于7~15岁时愈合。15岁左右于每节椎体的上、下面各出现一个骺板,并于耳状面或其下方出现一个附加成骨中心。18岁时,骺板与椎体开始融合,至30岁时5节骶椎融合成一个骶骨。
在此发生过程中,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则可引起异化而致移行椎体。
-
预防
腰椎骶化的预后:
(1)切骨减压术:主要用于骶骨化的第5腰椎横突肥大或假关节刺激、压迫神经支者,可将肥大的横突截除一段。
(2)关节融合术:对单纯性(单侧或双侧)假关节(腰5横突与髂骨)损伤性关节炎者可行植骨融合术。但此手术较为深在,操作时应注意。
(3)神经支切断(或松解)术:对显示明确的神经支,可于卡压处将其松解游离;无法获松解时,则将其切断。
(4)脊椎融合术:对腰骶部多椎节功能紊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术。
-
检查
X线腰骶椎(包括骨盆)正位摄片,有助于确定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
CASTELLVI等将腰骶移行椎分为四种类型:
I型为大的三角形横突,宽度至少19MM,单侧者为IA型,双侧者为IB型。
II型为大的横突与骶形成假关节,单侧为IIA型,双侧为IIB型。
III型为横突与骶骨骨性融合,单侧为IIIA型,双侧为IIIB型。
IV型为混合型,一侧横突与骶骨形成假关节,另一侧为骨性融合,正常S3骶孔平小骨盆环,由此向尖端方向确定S2和S1孔,若S1以上有椎间隙则为骶椎腰化。
这亦是一种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是多数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的人,都会伴随腰椎间盘突出或者其他腰椎方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