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木的主要价值
紫荆木是广西珍贵用材和油料兼备的稀有树种。其心材红褐色,有光泽,边材色较淡,纹理直,结构细致,木材坚重,花纹美观,干燥后少开裂、耐水湿、不易遭虫蛀,可作建筑、家具、雕刻、工艺品、室内装饰等珍贵用材。紫荆木种子含油,种仁出油率39%-45%,味香可食,也可作工业用油。此外,紫荆木枝叶浓绿,遮阳和涵养水源效果好,为庭园绿化树种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树种。其木质可入药,有活血、通淋之功效,主治妇女痛经、阏血腹痛、淋病。
紫荆木的形态特征
高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黑色,具乳汁;嫩枝密生皮孔,被锈色绒毛,后变无毛。托叶披针状线形,长3毫米,宽1毫米,早落。
叶互生,星散或密聚于分枝项端,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6厘米,宽2-6厘米,先端阔渐尖而钝头或骤然收缩,基部阔渐尖或尖楔形,两面无毛,上面具光泽或无,边缘外卷,中脉在上面稍凸起,在下面浑圆且十分凸起,侧脉13-22(26)对,表面不十分明显,下面明显,成80度角上升;叶柄细,长约1.5-3.5厘米,被锈色或灰色短柔毛,上面具深沟槽。
花数朵簇生叶腋,花梗纤细,长1.5-3.5厘米,被锈色或灰色短柔毛;花萼4裂,稀5裂,裂片卵形,钝,长3-6毫米,宽3-5毫米,外面和内面的上部被灰色或锈色绒毛;花冠黄绿色,长5-7.5毫米,无毛,裂片6-11,长圆形,钝,长4-5毫米,宽2-2.5毫米,冠管长1.5毫米;能育雄蕊(16)18-22(24),花丝钻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药卵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子房卵形,长1-2毫米,6-8室,密被锈色短柔毛,花柱钻形,长8-10毫米,上半部无毛,下半部密被锈色短柔毛。
果椭圆形或小球形,长2-3厘米,宽1.5-2厘米,基部具宿萼,先端具宿存、花后延长的花柱,果皮肥厚,被锈色绒毛,后变无毛;种子1-5枚,椭圆形,长1.8-2.7厘米,宽1-1.2厘米,疤痕长圆形,无胚乳,子叶扁平,油质。花期7-9月,果期10月-翌年1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