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的植物形态
羊踯躅来自于杜鹃花科,杜鹃属。别名黄杜鹃,闹羊花,落叶灌木,总状伞形花序顶生,花萼裂片小,圆齿状,被微柔毛和刚毛状睫毛。蒴果圆锥状长圆形,具5条纵肋,被微柔毛和疏刚毛。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1000米的山坡草地或丘陵地带的灌丛或山脊杂木林下。
本种因叶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刚毛;花冠大,黄色或金黄色,极易识别。“神农本草”及“植物名实图考”把它列入毒草类,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民间通常称“闹羊花”,植物体各部含有闹羊花毒素和马醉木毒素,误食令人腹泻,呕吐或痉挛;羊食时往往踯躅而死亡,故此得名。近年来在医药工业上用作麻醉剂、镇疼药;全株还可做农药。
羊踯躅有毒吗?
花、茎、叶和根粉是昆虫的触杀毒和胃毒物,南方各省农村有作农药使用。 其毒性为全株有毒,花和果毒性大。本植物的毒性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历史流传的所谓“蒙汗药”组成之一就是这种植物的花,相传该花浓汁与酒同服,能使人麻醉、丧失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