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行症
- 症状名称 :
- 睡行症
- 就诊科室 :
- 心理科
- 相关检查 :
- 神经系统检查
- 相关药品 :
- 豆腐果苷片
详细介绍
-
介绍
本症又称夜游症,梦游症。是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梦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梦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
-
病因
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发育因素
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预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
2.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
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3.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在孩子面前谈论其病情的严重性及其梦游经过,以免增加患儿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
-
检查
诊断:
(l)最多见于儿童期,发育因素在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2)可持续存在或首发于成年期,往往与心理因素存在有关。
(3)偶尔也可首发于老年人或见于痴呆的早期。
(4)许多患者有相应的阳性家族史。
(5)发作时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和运动技能。
(6)常可走出卧室甚至家门,来到不太熟悉的环境会有一定危险性。
(7)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或在他人温柔引导下安静回到床上。
(8)无论在发作中还是在次日清晨醒来,病人通常都无法回忆起事情经过。
(9)患者在发作中若突然被唤醒,常使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