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异物
- 症状名称 :
- 耳道异物
- 就诊科室 :
- 五官科
- 相关检查 :
- 耳鼻咽喉CT检查
- 相关药品 :
-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详细介绍
-
介绍
耳道异物是指异物不慎进入外耳道所致损伤性疾病。
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所遗留。亦见于虫类侵入而造成。异物分三类:非生物类,如石子、小玩具等;植物类,如豆类、种籽等;动物类,如飞虫、蟑螂等。
-
病因
病因:
(1)非生物体异物进入外耳道
常见于儿童将豆类、小珠粒、火柴棒头等各种小物塞入外耳道。成人可因创伤、弹片、泥土、木块等。
(2)医源性
耳病治疗时误留棉花、小纱条于外耳道。
(3)生物性异物
如夏季昆虫可爬入或飞入外耳道内形成异物。
-
预防
(1)一旦外耳道有异物进入时,要镇静,不要慌张。
(2)如为昆虫进入时,可先滴入香油或酒精、乙醚、氯仿等可使昆虫瘫痪、死亡,然后用夹子取出或用水冲出。
(3)如为豆类、花生仁等异物进入时,可先滴入95%酒精,使之缩小,然后钩出或掏出。
(4)如系泥块不便取出时,可用温开水或温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中耳炎鼓膜穿孔者不宜冲洗,可用棉花棍头之纤维扫出,或用挖耳、小匙小心挖出。
(5)扁形和棒形状异物可用耳镊夹出。
(6)圆形质硬异物可用耵聍钩经异物周围空隙绕过异物的深处钩出,切忌将异物推入深处。
(7)异物取出后应消毒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同时适当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
检查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小而无刺激性,未及鼓膜的异物,则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耳鸣、耳痛、反射性咳嗽等,触及鼓膜可发生头晕。
(3)尖锐性异物进入可使患者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耳鸣,甚至损伤鼓膜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