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
- 症状名称 :
- 伏脉
- 就诊科室 :
- 中医科
- 相关检查 :
- 脉搏
- 相关药品 :
- 六味地黄丸
详细介绍
-
介绍
伏脉,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通“才”,仅仅)功(脉经),脉行筋下。
[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椎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兀wù:高而上平样。兀兀,此处形容心中难受的样子)。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破腹:此处形容疼痛剧烈)。
-
病因
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
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对自己的生活做好安排,合理安排吃饭、睡觉、运动等时间。
3、要多多进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健康,保持好的心情。
-
检查
1、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2、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