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
- 症状名称 :
- 肺不张
- 就诊科室 :
- 外科
- 相关检查 :
- 肺通气显像
- 相关药品 :
- 暂无信息
详细介绍
-
介绍
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由于肺泡内气体吸收,肺不张通常伴有受累区域的透光度降低,邻近结构(支气管、肺血管、肺间质)向不张区域聚集,有时可见肺泡腔实变,其他肺组织代偿性气肿。肺不张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肺不张是指婴儿出生时肺泡内无气体充盈,临床上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与发绀,患儿多在出生后死于严重的缺氧。
-
病因
成人急性或慢性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腔内阻塞,常见原因为粘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粘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肺不张亦可由于支气管狭窄或扭曲,或由于肿大的淋巴结,肿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压迫支气管,或液体和气体(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外源性压迫肺组织而引起。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磷脂脂蛋白混合物,覆盖于肺泡表面,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的作用。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的肺泡细胞的损伤,血浆蛋白渗出,炎症介质的存在以及表面活性物质混有聚合纤维蛋白(见于透明膜形成过程中)等均可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和作用。上述因素在氧中毒,肺水肿,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全身麻醉或机械通气等情况下促使肺不张发生。
急性大面积肺不张常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于上腹部手术,肺切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低温和静脉内心脏麻痹剂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大剂量阿片或镇静剂,以及麻醉期间高浓度氧吸入,敷料包扎过紧,腹胀以及身体不活动,使胸廓呼吸活动受限,横膈抬高,支气管粘稠分泌物积聚以及抑制咳嗽反射亦有利于肺不张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疾病,胸廓异常,疼痛和肌肉痉挛和神经肌肉疾病可引起呼吸变浅,从而影响咳嗽和排痰,导致肺不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血液高渗性亦为致病因素,可能与气道分泌物粘稠增加,导致粘液嵌塞有关。
中叶综合征系一种慢性肺不张类型,往往系由于中叶支气管受周围淋巴结压迫或支气管内阻塞所引起。可发生急性肺炎且消退缓慢而不完全,但中叶综合征的支气管镜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肺不张的原因可用右中叶支气管狭长以及侧支通气无效来解释。支气管部分阻塞伴感染则导致慢性肺不张,并因分泌物引流不畅,最终导致慢性肺部炎症。
-
预防
急性大范围肺不张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量吸烟增加术后肺不张的危险性,故应鼓励术前停止吸烟,并采取增强支气管清除措施。
避免使用长效麻醉剂,术后亦应少用止痛剂,因为此类药物抑制咳嗽反射。麻醉结束时宜向肺部充入空气和氧的混合气体,因为氮气的缓慢吸收可提高肺泡的稳定性。鼓励病人每小时翻身一次,并鼓励咳嗽和作深呼吸,早期活动甚为重要。
采取综合措施最为有效,包括鼓励咳嗽和深呼吸,吸入气雾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水或生理盐水使分泌物液化并易于排除,必要时作支气管吸引。粘液溶解剂在预防和治疗肺不张中的价值尚不肯定。
术后胸部拍击如果增加疼痛和肌肉撕裂,则反而增加发生肺不张的危险。
其他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进行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常维持气道压力在(5~15cmH2 O)和持续性气道正压(CPAP),后者可通过封闭的面罩或鼻罩实施,或每1~2小时间歇使用5~10分钟。
-
检查
肺不张诊断主要靠胸部影像学检查、病因,诊断需结合病史。肺不张的X线表现分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两种。
1、肺不张的直接X线征象为:不张的肺组织透亮度降低,均匀性密度增高,恢复期或伴有支气管扩张时可密度不均(囊状透亮区)。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亚段及以下的肺不张可因有其他侧枝的通气而体积缩小不明显。叶段性肺不张一般呈钝三角形,宽而纯的面朝向肋膈胸膜面,尖端指向肺门,有扇形、三角形、带状、圆形等。
2、肺不张的间接X线征象:叶间裂向不张的肺侧移位,如右肺横裂叶间胸膜移位,两侧的斜裂叶间胸膜移位等,由于肺体积缩小,病变区的支气管与血管纹理聚拢,而邻近肺代偿性膨胀,指使血管纹理稀疏,并向不张的肺叶弓形移位,肺门阴影向不张的肺叶移位,肺门阴影缩小和消失,并且与肺不张的致密影相隔合,纵隔、心脏、气管向患侧移位,特别是全肺不张时明显,有时健侧肺疝移向患侧,而出现纵隔疝,横膈肌升高,胸廓缩小,肋间隙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