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椎腰化
- 症状名称 :
- 骶椎腰化
- 就诊科室 :
- 外科
- 相关检查 :
- 钼靶X线检查
- 相关药品 :
- 萘丁美酮胶囊
详细介绍
-
介绍
骶椎腰化:系第1骶椎演变成腰椎样形态者,发生率甚低,大多在读片时偶然发现,一般多无症状。
腰骶部常见的骨发育异常症有腰椎骶椎化、骶椎腰椎化,后关节不对称,骶椎隐性脊柱裂和游离棘突等。这些骨发育的异常,虽然不是腰痛的必然因素,但它是产生下腰部疼痛的一种潜在病因。推拿疗法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骨发育的异常,可是能通过手法的作用增强局部肌肉张力,加强腰骶段的稳定性能,还能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提高局部组织代谢,从而间接地缓解其腰骰部的疼痛症状。
-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正常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胚胎第4~7周时各椎节开始分化,椎体的化骨中心、双侧椎弓的化骨中心及侧部的附加成骨中心分别于胚胎第10周、第20周及第30周开始出现。出生后~8岁以前完成椎体、椎弓和侧部的愈合。两侧椎弓于7~15岁时愈合。15岁左右于每节椎体的上、下面各出现一个骺板,并于耳状面或其下方出现一个附加成骨中心。18岁时,骺板与椎体开始融合,至30岁时5节骶椎融合成一个骶骨。
在此发生过程中,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则可引起异化而致移行椎体。
-
预防
家庭理疗:
1、发育期的骶、尾椎保养措施:主要就是顺其自然,小孩不要坐的太早,不要站得太早,不要跑得太早,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发育的强壮,其实也不都是好事。千万别“乐极生悲”,特别是三岁以前,尽量防止蹲倒,就是大人也怕“蹲屁股”。小孩最好的活动,就是爬,别怕脏衣服,别怕坏衣服。
2、成年人的骶、尾椎保养措施:除了防止蹲屁股以外,日常保养主要防止“坐屁股”,就是别老是坐着不活动,“办公族”最好适当坐坐软凳子、软垫子。很多女士都知道了“搓八髎”,这个办法很好,但是面积太小。应该加上“拍屁股”,拍打、捶打整个屁股,是锻炼和调理“盆肌”的最好办法,而盆肌又是导致骶、尾椎病的重要原因。
3、骶、尾椎的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病、男科病以及其它文章里,分别介绍了各种理疗的办法,基本都包括了,大家参考着灵活应用就是。另外,着重强调的是,我多次提示大家重视“提肛功”,理疗配合每天练习提肛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不要看着简单,关键是坚持,其实也不需要多长时间,有上半个月,就会感到明显的变化。
4、盘腿正(活)椎法:我们小时候经常玩一个游戏,两个人搬起一条腿对着碰来碰去,叫碰拐。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游戏,搬起一条腿让另一条腿着地,可以蹦着走一走,也可以原地站立,几分钟后再换另一条腿。如果站着累,开始也可以先做“盘腿功”,盘起一条腿坐一会,再换另一条腿坐一会。
5、尾椎“救生圈”减压法:尾骨为人类进化后的“尾巴”所残留的部分,表面上看很不起眼,但内藏玄机。从神经解剖来说,尾骨前面有奇神经节的贴附,尾骨急慢性损伤刺激了奇神经节,反射性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从西医解剖来说,尾骨前面有起于颅底沿着脊椎两侧排列下行的交感干所集合的神经节,叫奇神经节。尾部急慢性损伤刺激了奇神经节,反射性影响交感干传区所控制的某些内脏而致病。中国经络学说认为,尾骨端有足少阳经筋的分支结聚,尾闾骨下有督脉的起点穴——长强穴。长强穴受损,牵涉到督脉及相连经脉,引起了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而积劳成疾。因此,尾骨损伤致人早衰是有理论根据的。尾椎骨损伤后逐渐出现的症状,通常有:头晕目眩,心烦胸闷,下腰部酸困,慢性泄泻,眼睛干涩,眼袋突起,脸色苍黄,中午昏昏欲睡而不能入睡,额部皱纹增多,脸上长黄褐斑。特别是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患处承受压力,平常坐的时候,可在椅子上摆个类似救生圈的减压坐垫,减轻患处的压力。这种中空设计的坐垫,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压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
检查
1.X线平片
X线检查,可显示移行椎体及分类。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的部位、大小、形态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3.磁共振(MRI)检查
MRI可以全面地观察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