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石骨症(osteopetrosis)或大理石骨(marble bone)和颅前窝骨折累及视神经管等压迫视神经产生视力障碍时,采用经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往往可以改善视力。
视神经肿瘤中以胶质瘤较多见,其次为起源于神经鞘的脑膜瘤和神经鞘瘤。儿童和青年的视神经胶质瘤分化较好,全切后生存期长;成年人视神经胶质瘤多为高恶度,Taphoorn等(1989)复习文献30例,手术后仅生存1~2年。脑膜瘤和神经鞘瘤均可全切,但脑膜瘤术后视力保留率低。
同科室手术 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经皮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颈动脉-海绵窦瘘系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壁或该段的分支破裂,导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其最常的原因为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底骨折,损伤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也可因颈内动脉先天薄弱、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炎症等自发性破裂引起。
同科室手术 经皮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经后方入路切除颈椎间盘突出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主要用于肩臂部疼痛的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病人。Spurling等(1953)曾使用牙科钻在椎板和关节面之间钻孔,Scoville称之为锁孔开窗术(key hole foramenotomy),有的作者也采用半椎板切除,甚至包括关节面的大部或全部切除。一般认为一侧关节面全切除可影响颈椎的稳定性。许多作者又采用颈椎前方入路切除各种类型的颈椎间
同科室手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经胼胝体或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1967后Yasargil创用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脑缺血疾病,在以后的十余年中曾风行一时,吻合的方式层出不穷,认为可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成为完全性卒中,并可改善缺血性脑梗死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
同科室手术 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经胼胝体或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颈后入路肿瘤切除术
经胼胝体后部入路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最先使用的手术方法。此入路至今许多学者仍在使用。本入路的优点是不损伤大脑半球,故无术后癫痫发生。不足之处是手术部位深,显露差,有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和其上方大脑内或大脑大静脉的危险。显微外科应用于脑深部肿瘤切除后,手术的损伤性减小,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故仍为此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之一.
同科室手术 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经胼胝体或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颈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伤后大多发生四肢瘫、尿潴留和肋间肌麻痹、呼吸无力,尤其是高位颈髓损伤,呼吸更加困难,而且由于颈椎不稳定,还可加重颈髓损伤,致使伤情更趋严重。为了迅速稳定病情,需及早进行颅骨牵引,同时行膀胱留置导尿和气管切开等应急措施。颅骨牵引自Crutchfield 1933年报告以来,临床应用已很普遍,牵引后脱位颈椎可以复位,因而减轻或消除脊髓的受压,并可防止骨折椎骨移动而加重脊
同科室手术 经胼胝体或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颈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第三脑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颈交感神经阻滞术
哑铃形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7%~14.2%。邓传宗等将此类肿瘤分成三型:Ⅰ型,肿瘤位于硬脊膜外并沿椎间孔生长至椎管外;Ⅱ型,肿瘤位于硬脊膜内外;Ⅲ型,肿瘤位于硬脊膜内外并沿椎间孔生长至椎管外。哑铃形肿瘤中神经鞘瘤约占90%,其他可为脊膜瘤、骨软骨瘤等。哑铃形肿瘤的一部分位于椎管内,一部分位于椎管外,此二部分在椎间孔处构成肿瘤峡部,其所在的椎间孔明显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