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儿科>小儿真菌性肺炎

小儿真菌性肺炎(小儿霉菌性肺炎)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小儿真菌性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真菌性肺炎检查

 1.病原学检查

  (1)培养及涂片:

约10%~20%正常人的痰液也可查得此菌。必须区别是寄生菌抑或为致病菌。

  肺白色念珠菌病:

  在侵入黏膜致病可形成假菌丝,故痰直接涂片发现念珠菌孢子及假菌丝则有助于诊断。

  以沙保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作痰念珠菌分离培养,于37℃温箱或室温下培养3~5天,可见乳白色湿润光泽圆或卵圆形菌落,具特殊酵母香味,如菌落数目超过50%则有诊断意义。当移种在玉蜀黍培养基上时,则可见到分枝状菌丝及厚膜孢子等本菌的特征。

  肺隐球菌病:

  按标准方法留取痰或脑脊液,经离心沉淀后置于玻片上,加1滴细墨汁染色,覆盖盖玻片,在显微镜下可以找到直径4~20μm的圆形厚壁孢子,内有大小不等的反光颗粒,外有宽阔折光的荚膜。有时可见出芽现象。5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用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

  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37℃或室温下孵育可得乳黄色或褐黄色菌落。动物实验证实隐球菌对小白鼠致病。痰或支气管分泌物中找到隐球菌,结合临床可作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

  肺曲霉菌病:

  取痰液的标本作直接涂片或培养,涂片可见菌丝或曲霉菌孢子。

  分离培养一般选择萨布罗培养基。培养见曲霉菌生长。曲霉菌是实验室常见的污染菌,必须反复涂片或培养,多次阳性且为同一菌种才有诊断价值。

  肺毛霉菌病:

  标本来自上鼻甲刮片、鼻窦吸出物、痰液及活检标本等,用20%氢氧化钾制成湿片直接镜检,可见典型的厚壁具折光性的菌丝,直径6~15μm,亦可见膨大细胞及弯曲菌丝。孢囊梗直接由菌丝长出,菌丝可分支,呈直角。

  将临床标本接种于不含放线菌酮的麦芽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及普通沙氏培养基中,37℃或25℃培养,生长较快,初起菌落表面呈棉花样、白色,渐变为灰褐色或其他颜色。肺毛霉病发病凶险,而毛霉又常污染痰及环境,故直接镜检往往较培养更有意义。

  (2)血培养:

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培养多次获得真菌者有助于播散型隐球菌病的诊断。一般血培养较少获得阳性,如为阳性则提示为严重感染。对身体浅表部位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或念珠菌肠炎者,应早期、反复送检血培养。培养时间不应少于4周。阳性结果有诊断价值。

  (3)肺活检:

亦有助于确诊。遇危重病例肺部有大块融合病变者,可作肺穿刺,取肺穿刺液作培养及直接涂片,发现病原菌有确诊意义。采用合适的染色方法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嗜银染色法、Gridly染色法、姬姆萨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过碘酸雪夫氏(PAS) 染色法。

  (4)皮试和动物试验:

真菌抗原皮肤试验血清学检查、动物接种等可协助诊断。

  (5)PCR检测:

PCR检测真菌高度保守特异性rDNA片段的敏感性比乳甘露糖测定及乳胶凝集试验都高。另外,有人将发光剂Calcofluor white,Blankophor和IJvitex等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用于体液、组织切片、涂片及皮屑毛发进行真菌染色,使标本在紫外线下发出蓝白或黄白色的光,能够提高镜检的敏感性,提高检出率(达95%)。采用该实验检查假阳性率偏高。但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如生物芯片技术,会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和缩短检查周期。

  (6)X线检查

  1)肺白色念珠菌病:

有点状阴影,可似粟粒性结核,并有大片实变灶,少数有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肺部病变主要分布在中、下野,尤以下部为多,一般不侵犯肺尖。少数患儿可并发渗出性胸膜炎。阴影在短期内变化很大,一处肺野阴影减退,另一处阴影又可增多。急性血行播散性炎真菌性时,X线检查可见粟粒状阴影、弥散性结节状阴影或多发性小脓肿。

  2)肺隐球菌病:

X线表现为多形性,轻者仅表现为双肺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节状阴影,偶有空洞形成。急性间质性炎症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样病灶。

  3)肺曲霉菌病:

曲霉菌支气管肺炎:肺纹理增多,肺部可见弥漫性斑片状模糊阴影、团块状阴影。球型肺曲霉菌病:可见圆形曲霉球悬在空洞内,形成一个新月体透亮区,有重要诊断价值。

  4)肺毛霉菌病:

大多呈迅速进展的大片肺实变阴影,可形成空洞,或为肺梗塞阴影。少数呈小结节状阴影。

小儿真菌性肺炎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