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 二级科室:
- 综合肿瘤科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毛根鞘癌(trichilemmal carcinoma)1976年由Headinton报告,但其诊断多年以来未得到病理学家们的认可。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报告,已明确本病为一种毛囊性肿瘤。可发生转移,典型皮损通常小于3cm。
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是存在于食管内的黑色素母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极为罕见,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0.3%。
软骨母细胞瘤为来源于幼稚软骨细胞(软骨母细胞)的良性肿瘤。软骨母细胞瘤首先由Ernest Codman发现,主要位于长骨末端的骨骺也可位于骨突,亦被称为Codman肿瘤。由于好发于二次骨化中心,也称为良性骨骺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长骨的二次骨化中心,多见于肱骨头、股骨髁、胫骨平台,有时可见于无二次骨化中心的小骨(如跗骨)和扁平骨的骨突(如髂骨嵴)。通常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发病。
掌跖纤维瘤病(palmar and plantar fibromatosis)包括掌部纤维瘤病和跖部纤维瘤病两病。二者在组织病理、浸润方式和切除后倾向复发等方面均相似。
皮肤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skin)主要发生于唾液腺,其次为泪腺、耵聍腺和上呼吸道的黏液腺,亦有少数患者发生于皮肤,主要为头部和胸部。
骨神经鞘瘤系骨内神经鞘细胞所产生的良性肿瘤,很少见。好发于下颌骨、骶椎、尺骨干及肱骨干等处,多为20~50岁的青中年男性,肿瘤发展缓慢,病程较长。
骨纤维肉瘤是恶性的成纤维细胞性肿瘤,其特征是瘤细胞形成数量不等的胶原,但没有任何肿瘤性骨样组织、骨组织或软骨形成。可发生于髓腔内或骨外膜。可以是原发性,也可继发于纤维结构不良、骨梗死、骨髓炎、Paget病等。
恶性蓝痣(malignant blue nevus),罕见。可在原有蓝痣或太田痣的基础上发生,也可一开始即为恶性蓝痣。皮损表浅,可破溃,本病可侵犯局部淋巴结或全身广泛转移。另外,常见一些坏死区,但无交界活性。
椎管内转移瘤压迫脊髓较为常见,因绝大多数患者一旦诊断为椎管内转移瘤后往往接受单纯的放疗或手术加放疗,或放弃治疗。因此,确定转移瘤的准确来源亦较为困难。椎管内转移瘤原发病灶有时难以确定,癌细胞转移途径类似于脑转移,主要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播散,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椎管内,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消化道癌及其前列腺癌均可经动静脉系统转移至椎管,淋巴系统肿瘤如淋巴肉瘤,可以通过椎旁淋巴结经椎间孔直接侵入硬脊膜外,破坏椎骨及压迫脊髓,有2%~5%的淋巴系肿瘤侵犯椎管硬膜外,破坏椎骨并压迫脊髓,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以浸润到椎管内硬脊膜或神经根及其脊髓血管壁,引起脊髓受压迫缺血或出血,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心包肿瘤非常罕见,原发性良性心包肿瘤有脂肪瘤、分叶状纤维性息肉、血管瘤和畸胎瘤。原发性恶性包肿瘤为间皮细胞瘤和肉瘤,分布广泛,常浸润组织。继发性肿瘤,直接从胸腔内扩散累及心包,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癌和乳房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