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妊娠合并甲亢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产科 妇产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妊娠合并甲亢一般治疗
一、妊娠合并甲亢西医治疗
1、孕前:
因甲亢对胎儿有一系列不良影响,如果确诊是甲亢,应待病情稳定1~3年后怀孕为妥,用药(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期间,不应怀孕,应采取避孕措施。
2.孕期处理
(1)甲亢孕妇应在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
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妊高征。
(2)药物处理:
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故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抗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但病情重者,仍应继续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妊娠中、后期:
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常用剂量丙基硫氧嘧啶150~300mg/d,或他巴唑15~30mg/d,甲亢控制后可逐渐减量。
2)在预产期前2~3周不用药,
或使用控制甲亢的最小量。丙基硫氧嘧啶用量每天保持在200mg以下,他巴唑在20mg以下,胎儿发生甲状腺肿的可能性极小。
3)普萘洛尔
对甲亢孕妇是一种的治疗药物,能缓解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症状。作用较快,较好,适用于甲亢危象和施行紧急甲状腺手术的快速准备。
副作用:早期心力衰竭或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中会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在全身麻醉下会引起严重低血压,长期应用普萘洛尔可使子宫肌肉张力增高,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的用法与用量:剂量10~20mg,每日3次。
(3)产科处理:
妊娠合并甲亢,治疗得当,妊娠能达足月,经阴道分娩和得到活婴。如果是妊娠合并重度甲亢,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较高,并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能。
(4)产褥期处理:
后甲亢有复发倾向,产后宜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关于产后哺乳问题,虽抗甲状腺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但应结合产妇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来考虑是否哺乳。
(5)甲亢危象的处理:
妊娠期甲亢未控制而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行产科手术以及产后感染和产后流血会诱发甲亢危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高热、频脉、心力衰竭、失神、昏迷。治疗应给以大量抗甲状腺药物,如:
1)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每次100~20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
2)他巴唑或甲亢平10~2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神志不清不能口服者,可经鼻饲管注入。
3)口服复方碘溶液,每日30滴左右。
4)普萘洛尔20~40mg,每4~6小时一次口服,或0.5~1mg静脉注射,应用时注意心脏功能。
5)利血平1~2mg,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静脉滴注;
6)抗生素、吸氧、冷敷及镇静解热剂,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心力衰竭。
3.新生儿管理:
对甲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需注意检查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或甲亢,并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或1周后才出现。
通过脐血测定T4和TSH浓度可估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新生儿甲亢的治疗,包括他巴唑每日0.5~1mg/kg,或丙基硫氧嘧啶每日5~10mg/kg,分次服用,并加用复方碘溶液,每次1滴,每日3次;有心力衰竭者应用洋地黄,激动者应用镇静剂。
妊娠期母亲服用过抗甲状腺药物者,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加以注意。
4.手术治疗:
妊娠期须施行甲状腺部分切除者很少,因妊娠期甲亢手术难度较大.如需手术最好在妊娠中期进行,术前应给予碘剂7~10天。术后母体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并且手术易引起流产和早产。手术并发症与非孕期同,可有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2%)。早孕时手术治疗流产发生率约8%。。
妊娠合并甲亢辨证论治
二、妊娠合并甲亢中医疗法:
提示,抗药性肺结核近年在我国也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老年结核复发患者群中居多。有时采用抗结核的三联、四联药物治疗,仍无,倘若病情继续进展,确实影响健康或危及生命。
祖国医学对肺结核病早有记载,称为“肺痨”,而现今的抗药性肺结核可属中医肺痨的“阴阳两虚”型范畴。主要临床症状为消瘦、下午潮热、全身乏力、咯痰或痰中带煎服。
近年,中药药理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具有较强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如百部、黄芩、白芨、白芍、虫草、射干、夏枯草、黄连、黄柏、地榆、鱼腥草、地骨皮、白果、银花、连翘、款冬花、石榴皮等,可选上述中药8—10味,每味20—30克,水煎服。在用抗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同用中药,既能增加疗效,又能防止出现抗药性。
临床还可配合针灸或梅花针疗法,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因而有较好的辅助。针灸可选大椎、肺腧、膏肓、心腧、足三里、三阴交,每周2次,3个月为一疗程。梅花针疗法,主要选背部脊柱旁的背腧穴进行叩刺80—100次,以局部红润为宜。可以改善肺结核的诸多症状,如咳嗽、盗汗、潮热、乏力、失眠等。
对抗药性肺结核,在中西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养生预防:
常吸清新空气。每日早晚开窗通风,室内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去室外树林或公园活动,多吸新鲜空气。
防止情志忧伤。中医认为忧悲伤肺,一定要保持乐观、心胸豁达,切忌忧虑悲伤,更勿生闲气。
注意加强食疗。一日三餐,高蛋白、多维生素。如鱼、蛋、瘦肉、豆制品、菠菜、油菜、白菜、萝卜、木耳、蘑菇、梨、枇杷、桔子等。
睡眠充足、起居规律。戒烟忌酒,早睡早起,中午养成午睡习惯。
适当体疗。练太极拳、气功、体操或每日散步两次,每次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