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基孔肯雅热病因 主要病因: 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
1、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
基孔肯雅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和灵长类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不同蚊种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不同。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主要孳生在居室内或周边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内为其活动高峰,与人关系密切,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分布较为广泛,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均为非洲野栖树冠蚊种,在丛林型疫源地病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病毒直接损伤:病毒侵入人体后,迅速进入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不断繁殖,3~4天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
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害:继之,病毒侵入肝、脾、肾、心、骨髓、淋巴等处。数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淋巴结、脾、骨髓中依然存在。
3、病理改变
(1)骨骼肌: 主要感染成纤维细胞,表现为严重的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2)皮肤与关节:关节囊和深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可见病毒抗原
(3)中枢神经系统:小鼠实验显示,脉络丛上皮细胞严重的空泡变性,但脑实质及构成血脑屏障的微血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