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参考肿瘤学)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就诊指南
- 典型症状
- 放射性疼痛、异常子宫出血、淋巴结肿大
-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普外科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出血及疼痛症状好转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淋巴结肿大变小后转门诊治疗。
- 就诊前准备
-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
4、有无结节、颈后及肩部皮肤发硬、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伴随症状?
-
5、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
6、治疗情况如何?
-
7、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 1.EB病毒(EBV)抗体检测
- 其中VC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稍差,而E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高,患者血清中EBV抗体呈阳性,特别是来自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应重点检查鼻咽部。
- 2.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
- 1)穿刺抽吸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可获得病理标本和区分病理类型如:腺癌或鳞癌,临床较常采用,由于取得的组织少,诊断上有局限性。
(2)淋巴结手术切除法:通常避免做切取活检,对疑为恶性病变,但近期内反复各种检查未找到原发灶者,或经穿刺检查失败或诊断仍未明确时采用,最好选1个2~3cm大小,比较活动的淋巴结,将整个淋巴结切除送病理检查,对明确病理分类和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淋巴瘤的分型。
(3)可疑原发部位黏膜的随机活检:根据淋巴结转移部位和病理类型,推测潜在原发灶部位,即使检查看不到肿瘤,就做随机活检,Mendenhall回顾性分析了130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结果为:对于没有临床和影像学证据的病例,经镜检活检原发灶的检出率为17%;如果有临床或影像学其中1项提示的病例,其经活检原发灶的检出率增加至52%~56%;如果临床和影像学均有提示的病例,则原发灶检出率可达65%。
无论上述何种方法,只应在近期内反复寻找原发灶而未能确诊者,才可以考虑进行,如行之过早或轻率地进行,可发生以下一些不良后果:促使病灶扩散和癌细胞在切口内的种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形成瘢痕粘连,妨碍日后颈廓清术的进行;扰乱和减少局部血运,降低日后放疗的敏感性;推迟原发灶的寻找和治疗,使患者产生假安全感,丧失警惕,给随访观察带来困难。
- 3.超声检查
- 1)B超:声像图呈现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如图5所示,有时结节互相融合,因超声可以明确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但病理定性常较困难,需结合临床。
(2)彩色多普勒:除可进一步了解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为分期提供依据外, 彩色多普勒检查也可发现腮腺,甲状腺的微小病灶以及来自乳腺,纵隔,腹部,盆腔的原发灶。
- 4.消化道造影
- 患者可能无消化道症状,应根据患者所在地区特点进行食管钡餐等影造检查,发现部分食管癌患者。
- 5.胸片及乳腺像
- 对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重点检查肺,女性患者还应照乳腺像或行乳腺超声检查。
- 6.CT和MRI检查
- 是最常用和的寻找原发灶的检查手段,如疑为头颈原发,应重点查头颈部;对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应进行胸部,腹部和盆腔扫描,增强MRI,采用不同序列和功能成像可发现口咽,下咽病变及咽后淋巴结,咽旁间隙的微小病灶以及甲状腺和纵隔病变,而且可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部位,有无坏死,与周围组织及血管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并且为分期提供较精确的依据。
- 7.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
- PET是利用肿瘤细胞的高代谢和增殖迅速的特点,将集聚在细胞内的FDG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进行成像,也即FDG集聚越多,细胞的代谢活性就越高,以此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区分开来,但是,在头颈部肿瘤,PET总的诊断准确率为69%,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未查出原发灶的病例,PET的检出率低于25%,而且精确定位较为困难,对于胸,腹部肿瘤PET的检出率略高,但由于费用较贵,一般不推荐将PET作为寻找原发灶的常规检查。
- 诊断标准
-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须与发育畸形和炎症性病变相鉴别,除其病理检查可助诊断外,肿块发生的部位亦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临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