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眼压症(高眼压,眼高压,眼内高压)
高眼压症就诊指南
- 典型症状
- 视网膜出血、高眼压、视力障碍
- 建议就诊科室
- 眼科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视力恢复后不适随诊。
- 就诊前准备
-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
3、有无青光眼斑、近视弧、蓝黄色盲等伴随症状?
-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
5、治疗情况如何?
-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 1.视盘杯盘比值(cup/disc ratio,C/D)
- 长期以来是临床上描述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最常用指标,正常眼底C/D值大多不超过0.4,如果达0.6以上,或两眼的C/D差值超过0.2,应引起重视,定期随访发现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则更有青光眼的诊断意义,但一般在视盘凹陷明显改变之前,细致的检查会发现相关的青光眼损害体征,此外,正常人群中视盘的生理性大杯凹比率为5%~10%,因此C/D值已不再作为的早期青光眼诊断特异性体征。
- 2.视野检查
- 传统的视野检查如Goldmann视野仪,弧形视野计等是属于动态视野的定性检查,已难以用作早期青光眼的诊断,目前针对早期青光眼的视野检查主要是阈值定量检测的静态视野,即测出视野中每点的实际敏感度,可以监测到微小的变化,并做出统计学概率判断,视野检查属于一种主观检查,即心理物理学检查,可受多项因素的干扰,因此分析结果时应考虑到患者的配合程度,视野检查的可靠性参数,排除其他伪象,并结合眼压和眼底的形态来做综合分析判断,视野损害也可见于其他眼病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疾病,此外,目前现有的临床视野检查方法需视神经纤维受损达一定程度后方能检测出,虽然其诊断青光眼的特异性要高于眼底的形态学改变,但敏感性却不如眼底形态变化,因此当一时难以判断是否存在视野损害时,可作定期的随访检查,对比分析视野变化,不要单独依据一次视野检查就排除或确定早期青光眼的诊断。
- 3.其他视功能检查
- 除了视野损害以外,青光眼的早期还可有其他视功能的异常,包括:
①空间/时间对比敏感度下降。
②辨色力下降,尤其是蓝,黄色觉受累较早,较重。
③电生理中图形ERG振幅下降,图形VEP峰潜时延迟等,近年来的倍频视野(FDP),短波长视野(SWAP)检查和多焦电生理(MERG)等对青光眼的早期视功能评价初显优势,期望能够更早地发现特征性的青光眼性视功能损害,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高眼压症还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都是双侧性的,两眼的诊断应该一致,但允许存在程度的差异,如果一眼已有明确的青光眼性视盘和(或)视野损害,另一眼即使只有眼压升高而未出现视盘或视野的损害,也应诊断为青光眼而不是高眼压症。
- 诊断标准
- 本病仅存在眼压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不出现视盘损害及视野缺损。高眼压症的诊断仅依靠单一眼压指标,但在测量眼压时应充分注意测量误差。高眼压症应注意与尚未出现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的早期POAG患者,更详细的检查和定期随访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