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

历史沿革:核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医学边缘学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核医学得到迅速的发展。1976年,核医学科在本院创建。在创建人张万钟教授的带领下,核医学在本院得到长足的发展,核医学科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为本院成长为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6年成立同位素科(核医学科、核医学教研室),开展放射免疫分析、放射性核素器官功能测定和核素扫描仪脏器显像工作,同时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学专业本科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本科医学生的核医学教学工作;

    1986年在西南地区最早把微型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核医学放射性核素器官功能实时分析,在放射性肾图和肾有效血浆流量的实时分析测定上取得满意效果;

    1988年在本市率先开展骨质疏松症的核医学研究,建立本市最早、检测例数最多、涉及行业最广泛、年龄跨度最大的人骨矿物质密度含量标准数据库;

    1990年引进大型精密核素显像设备γ照像机,开展多种器官及肿瘤的核素显像诊断;

    1991年开展核素肿瘤治疗和甲状腺疾病治疗;

    2001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的核医学影像教研室。

    现状: 现有医护人员9人,其中副教授3人,医学硕士2人,人才梯队结构较为合理。拥有多种多台大型精密医疗仪器,具备开展核医学工作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年实验室分析40000余例、功能测定3000余例、核素显像1500余例、核素治疗600余例。

    专业特色: 具有完备的功能、影像诊断和核素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仪器和药物,积累了丰富的核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和本院强大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密切协作,可为甲亢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服务。具备大型核素显像诊断仪器,开展功能影像诊断,对探测肿瘤病灶及转移灶、心脏功能和心肌的缺血或梗死,以及研究其它器官组织功能状况提出具有直观、定性定量、安全等独特优点的结论。开展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精确快速定量测定,包括各种激素和肿瘤标志物,及时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教学科研: 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学专业本科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本科医学生的临床核医学教学工作,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本科的临床核医学实习教学工作。完成多项核医学研究课题,发表核医学论文20余篇。

    展望: 继续发扬本院的宽厚仁爱精神,为病员提供优质服务;不断积极进取,改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即将引进的具有本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密核素显像设备,将为本科的核素显像诊断迈入功能分子影像时代提供一个极好的平台,本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将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科室医生 更多

医生推荐

王智亮 王智亮 主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

黄鹏 黄鹏 住院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皮肤科

陈毅 陈毅 住院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胃肠肛肠外科

李工博 李工博 住院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红楼医院重钢总医院重庆市大渡口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计生医院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庆江陵医院重庆市第十人民医院西南医院重庆市嘉陵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