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烧伤是一种古老的外伤,它独立形成一门新兴学科,我国烧伤是在1958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我院烧伤救治工作在粤东开展较早,2009年刚好是烧伤科其20周岁生日。人们常说,20岁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开始。在过去的20年,“在改革中诞生,在创新中发展”正是附一院烧伤科逐渐成长,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真实写照。
20年前,因为没有特定的诊疗机构收治烧伤病人,许多烧伤患者常因救治不及时、不连续而导致残疾或死亡。1989年,汕头市卫生局规定烧伤病人由指定医院收治,汕大附一院分配收治惠来、饶平、龙湖区的病人。1990年9月,附一院烧伤病区成立,仅由1名住院医师郑少瑜、2名护士和在普外科划出的4张病床,便成了烧伤科的雏形,外用药也只是简单的湿润烫伤膏。附一院的烧伤科就是在这样一个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使在这么简陋的工作条件下,这么薄弱的医护力量下,烧伤科也战果累累,曾在同一阶段成功救治了15名患者(在走廊增加病床收住患者,普外医师协助救治),为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
1992年,陈文医师从汕大医学院毕业加入烧伤科医师队伍。就在那一年的冬天,烧伤科收治了一位因油箱爆炸被严重烧伤的小伙子,烧伤总面积达95%。抢救这样的伤者,除了持续的输液,最难的是一次次换药。对于重度烧伤病人来说,换药的程序特别复杂。为了保持烧伤创面的干燥、保痂,要用药物定时外涂,全身需要反复涂上许多遍,还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换一次药就得一个多小时,工作量非常大。就是这两名医师废寝忘食,加上普外科医师的协助,竭尽全力使患者度过了休克期,后进行了6次皮肤移植,采取西医先进技术,辅以传统中药医疗。5个月后,病人终于站了起来。
1995年,烧伤病房扩大为8张病床,烧伤科独立为一个科室。烧伤科医生先后走出去进修先进的烧伤治疗理念和技术,更新了外用药——磺胺嘧啶银和皮维碘软膏,引进了翻身床、烧伤治疗机、空气消毒机等先进设备。 2004年烧伤科创始人郑少瑜主任被选为汕头市中华医学会烧伤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