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概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成立了呼吸专科成立于1989年,现设专科病房和门诊。病房设有43张病床,9位在职医师(硕士以上学位7人,博士1人),13位护士,1位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承担着呼吸科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医护人员分别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北京朝阳呼吸病研究所、上海中山医院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师从钟南山、谢灿茂、王辰、何礼贤等教授,掌握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是疑难重症的抢救和护理。近几年,科室配置了多台各型先进的呼吸机、支纤镜、肺功能等先进仪器设备,开展了多项新的诊疗技术,为病人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专科年出院病人数800-900人次,门诊年就诊病人数超过1万人次。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我院呼吸内科专业力量也已日益强大,老、中、青学术梯队已形成,成为国家中管局呼吸病重点专科协助组主要成员。2003年被批准为广东省中医药局中西结合呼吸病专科中心。
医德医风:历任科室领导在院党委及医长的领导下,重视医德医风建设。科内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工作耐心细致,多人多次拒收患者及家人红包,受到患者的好评,多次收到表扬信件。在诊疗过程中,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精神,在历次的行风评议中,成绩均位于全院前列。科室及员工多次被评为优质服务集体及个人。
专科特色:呼吸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呼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严重,治疗困难,病人预期寿命显著缩短。近年来部分人口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3.17%,据报道我国每年因COPD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00万,并大约有5—10倍的人因此致残,并且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此病,2000万至3000万人因此患病或致残。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从1987年至今,在农村前10位,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中呼吸病一直居于首位;在城市其死亡率于1988年上至第三位,至今仍排在心血管病之前,而在我国“重心轻肺”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各省市许多著名的医学院校,大多设有心血管病研究所,但呼吸疾病研究单位却廖廖无几。80年代后,北京、上海、广州的著名医学院校先后成立了呼吸疾病研究所,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进一步确立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癌、气胸、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随着影象学技术、支纤镜技术和肺功能技术的发展,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日益提高。此后,以广州、上海、北京为主要培训基地,这10多年来培养出一批呼吸病专科医师,先后在各地大型医院建立了呼吸专科病房及专科门诊,呼吸专科队伍日益壮大,更好地为广大的呼吸病患者服务。近年来,国内外呼吸专科医师们致力于慢阻肺、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栓塞等疾病的深入研究,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预防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治疗方法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途径,大大地推动了国内外呼吸内科专业的发展。
结合本专业特长,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优势,在防治感冒、咳嗽、喘证、哮病、肺胀、咯血等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几年,我科开展多项各级科研课题研究,重视总结中医药治疗呼吸病的临床经验,开发中医药新药,为解除患者的疾苦做出贡献。
我科非常重视发挥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优势,为了继续学习中医药理论和国内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为了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我科每年都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科内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请邓铁涛教授讲课、定期查房;派出人员到其他院校进修学习,师从任继学、晁恩祥等名老中医;派出人员参加全国“名老中医学习班”;组织呼吸内科中医药临床沙龙,交流中医药治疗呼吸病的临床经验体会。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科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药治疗临床技能都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特点:通过以上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我科在中医药治疗哮喘、慢阻肺等常见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创立了中医药的诊疗方案,开发了多种专科用药,中医药治疗哮喘、慢阻肺已成为我科的专科特色和专科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我科也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养阴活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和北京东直们医院武维屏教授一起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我们也探讨了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参加了北京朝阳医院王辰教授组织的肺栓塞治疗协助小组。今后,我科将继续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哮喘、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肺部疾病的临床研究。
我科医护人员均经过中西两套培训,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临床中西诊疗水平日益提高,并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