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核医学科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性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院核医学科始建于2002年4月,是一所既有显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治疗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科室建设起点高,许多专业都是面向21世纪医院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高科技的现代化医学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科室主任孙启和在三甲医院从事核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甲亢治疗、肿瘤治疗及骨转移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是我市核医学学科带头人,淄博名医,省核医学会委员。科内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全数字型开放式ECT,具有21世纪先进水平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其它诊疗设备,设有核医学专家门诊和治疗病房,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该项技术是九十年代末国际上推出的,目前只在国内大医院开始使用,他取代了传统的酶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等过时的检测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结果准确,病人随时检测,报告及时,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1)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2)肿瘤:如肺癌、肝癌、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及转移的早期发现。(3)糖尿病: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型,指导用药,评价胰岛功能及预后的检测。(4)心血管病:如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心肌炎的鉴别诊断等。(5)肾脏病:如肾性高血压、肾小球肾炎与肾盂肾炎的鉴别诊断等。(6)性腺激素测定:主要用于不孕、不育症的诊断,性功能评价,月经功能失调等疾病的诊断。(7)乙肝病毒定量分析:可以定量的检测乙肝病毒的感染程度,指导用药及疗效评价。(8)优生优育等80余项的临床检测。
二、核素治疗:
(一)131碘一次性治疗甲亢:该方法采用一次性口服法,方法简单,不需要住院,无痛苦,副作用小,方便病人,免去甲亢病人常年服药的麻烦,治愈率高,可达90%以上,是目前甲亢治疗的最佳方法。
(二)131碘治疗甲状腺癌: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口服131碘对残留病灶和肿瘤细胞进行一次性的清扫,大大提高甲亢患者的生存率,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
(三)89锶治疗骨转移:肿瘤骨转移的病人常因疼痛而忍受非人的折磨,目前的外放疗、化疗对广泛性骨转移患者均不理想,而89锶静脉注射后主要被骨肿瘤组织吸收,一次性治疗可维持4个月至1年,止痛效果明显,病人不需要住院,是目前治疗骨转移痛的最有效方法。该项目主持者孙启和曾获山东省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治疗病人以达千余例,最长的患者以存活10年,现仍健在。
(四)“体内伽玛刀”治疗肿瘤:该方法是孙启和主任在2000年初利用TPS方法在国内首先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治疗肿瘤患者以达180余例,局部控制率100%,他较昂贵的χ刀、伽玛刀治愈率高、费用低、副作用小,孙主任曾先后去潍坊肿瘤医院、淮南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武汉解放军161中心医院帮助手术,均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于2001年底经市科技局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五)90钇治疗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该方法不经尿道,痛苦小,治疗时间短(仅4-5分钟),疗效高,特别对前列腺炎一次性治愈率高达98%以上。
(六)90锶敷贴治疗:血管瘤、皮肤病、瘢痕等,有较高的治愈率。
(七)放射性核素治疗关节炎:如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积液。
三、ECT显像
ECT显像与CT、MRI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它不仅显示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更重要的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有不少是分子水平的,主要用于脑梗塞、脑肿瘤、心脏病、肿瘤的定性、定量诊断,骨转移癌、骨坏死的早期诊断,血液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瘤、肾功能评价等早期诊断。
核医学科全体工作人员愿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四、癌症的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后又一种全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它是利用对肿瘤有特异亲和力的物质如单克隆抗体载带高活度的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后,自动追寻癌细胞,就如同以肿瘤细胞为靶子的“导弹”一样,“弹头”攻击癌细胞,而不侵犯正常组织细胞,具有①肿瘤部位剂量大,对正常组织副作用小;②杀伤范围大,可达几个至几百个细胞直径,对周围的肿瘤细胞可以起到“交叉火力”的杀伤作用;③作用时间持续、长久,解决了传统放疗对正常组织损伤大而间歇时间长的短处,不给亚致死细胞修复的机会,主要用于肿瘤手术后复发,放疗、化疗失败的患者。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研制出治疗肺癌的放射免疫药物——131I-chTNT(唯美生),并于2007-1-14正式在我市齐都医院应用于临床,在肺癌治疗方面有突出的疗效。
TNT抗体一个最大的突破就是它规避了传统的RIT中膜抗原仅表达于少数肿瘤的历史局限,使得RIT使用于所有的晚期肿瘤患者。TNT抗体对肿瘤的特异性选择作用是基于它对肿瘤包块内普遍存在的变性坏死区的靶向作用。TNT抗体的靶向抗原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非特异性核抗原。正常组织中,大分子的TNT抗体是无法携带放射性核素进入细胞核内与靶抗原结合的。而肿瘤的变性坏死细胞的膜系统通透性异常增加,131I-chTNT能够顺利通过细胞膜、核膜与靶抗原结合。TNT抗体所识别的肿瘤的非存活细胞区域原则上只存在于乏氧区,大概占肿瘤包块体积的30%到80%。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大约有50%—90%在短时间内发生变性坏死。因此大量的靶点被暴露出来,保证了131I-chTNT在肿瘤部位能够蓄积足够的放射剂量,并且这种靶向作用不受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异质性的影响。131I放射线照射使抗体结合部位周围的肿瘤组织形成新的变性坏死区,后续给药的TNT再结合到那里在其外周再形成坏死区,最终导致整个肿瘤产生“坏疽样”效应。此外,TNT抗体与一般的膜抗原抗体相比,能在肿瘤部位滞留更长时间,这就保证了131I-chTNT对肿瘤组织有足够长的照射时间。第三,由于肿瘤乏氧区一般对放射治疗比较抗拒,TNT抗体介导的RIT恰恰保证了这些区域接受到足够的放射剂量之下。由此可见,以上提到的TNT抗体的三个特点保证了131I-chTNT进行的RIT对实体瘤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RIT综合了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优点,经研究表明对实体肿瘤均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它不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力武器,而且还促进了肿瘤治疗中多科室协作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IT会成为继传统放、化疗后,另外一种既属于靶向治疗又区别于一般的靶向治疗的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对肿瘤这一顽疾的征服和控制能力,推动各学科紧密合作的肿瘤治疗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