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雅三医院放射科
湘雅三医院放射科于1991年9月开始筹建,在王维教授领导下1992年2月正式投入临床医疗工作,2006年获批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目前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点(2003年起,省内首家)、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起)、特种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起)、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分部,是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和湖南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学分会主委挂靠单位。
放射科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2人.其中有正高2名,副高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分为头颈神经学组、心胸学组、腹部学组、骨关节学组、乳腺学组、小儿组、介入学组等7个专业小组。目前有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1人(为中南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唯一当选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 2012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中南大学教学名师1人、医院“125”人才3人。
专科特色
科室设备先进,为省内最早引入数字化影像管理系统的单位,各种影像资料均已数字化并能通过FULL-PACS全院共享。目前科室拥有高磁场磁共振2台,高性能CT 3台,高性能DSA 2台等国内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
影像诊断:在门静脉高压早期影像学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像学诊断、急腹症影像学检查与诊断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特色。
介入诊疗:在对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急性出血及颅面部复杂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面获得了良好成绩,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用介入方法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治疗病例数和研究水平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
科室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介入细胞移植治疗; 2. 门脉高压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3. 肿瘤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4. 慢性脑血管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成果及交流:
该科共主持参与了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1994年以来,承担了本科生(5年制)、硕士研究生(含7年制)、博士研究生(含8年制)、基层单位的进修医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的教学与培训,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专业人才。科室多人次荣获该科及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项。王维教授获中南大学第七届教学名师。参编教材及专著多部。王维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医学影像学》第五版国家规划教材。
科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千人计划1人(血管病变及修复),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NIH及卫生部、北京医院影像医学研究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放射科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2人.其中有正高2名,副高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分为头颈神经学组、心胸学组、腹部学组、骨关节学组、乳腺学组、小儿组、介入学组等7个专业小组。目前有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1人(为中南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唯一当选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 2012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中南大学教学名师1人、医院“125”人才3人。
专科特色
科室设备先进,为省内最早引入数字化影像管理系统的单位,各种影像资料均已数字化并能通过FULL-PACS全院共享。目前科室拥有高磁场磁共振2台,高性能CT 3台,高性能DSA 2台等国内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
影像诊断:在门静脉高压早期影像学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像学诊断、急腹症影像学检查与诊断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特色。
介入诊疗:在对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急性出血及颅面部复杂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面获得了良好成绩,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用介入方法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治疗病例数和研究水平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
科室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介入细胞移植治疗; 2. 门脉高压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3. 肿瘤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4. 慢性脑血管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成果及交流:
该科共主持参与了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1994年以来,承担了本科生(5年制)、硕士研究生(含7年制)、博士研究生(含8年制)、基层单位的进修医生、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的教学与培训,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专业人才。科室多人次荣获该科及研究生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项。王维教授获中南大学第七届教学名师。参编教材及专著多部。王维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医学影像学》第五版国家规划教材。
科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千人计划1人(血管病变及修复),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NIH及卫生部、北京医院影像医学研究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