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湖北省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1955年,在著名专家詹炳炎教授的领导下于成立泌尿外科专业组,1973年独立成为泌尿外科,先后有詹炳炎教授、王玲珑教授、张孝斌教授及刘修恒教授任科主任。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内知名学科。
学科自创立以来,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有着辉煌的历史,先后首创了多种泌尿外科手术方法:1983年开展世界上首例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术,治疗睾丸先天性或后天性缺如及睾丸功能低下患者,及世界上首例胎儿肾上腺移植治疗Addison’s 病,均取得成功,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及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及技术推广,经吴阶平院士主持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卫生部乙等奖2项。国内首创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和改良式跪俯卧位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该学科组成单位包括:住院病房(分设泌外I科、泌外II科)两个医疗单元、专科门诊室、专家门诊室、泌尿外科研究室、体外碎石中心、腔镜诊疗中心、介入治疗中心。现开设病床100张,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3300余人次,年手术台次达3600余台。
职工总人数67人,其中医生25人,护士40人,技术人员2人。医师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6人,主治8人。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湖北省政府津贴1人,回国留学人员6人。50岁以下中青年医生除1人博士在读外全部获博士学位。8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8人担任湖北省及武汉市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1人担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武汉大学学报》、《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的编委。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学科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74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培养进修医生230余人,举办各类学习班6次,省内外学员达1000余人。
学科拥有当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高清电子膀胱镜,高清电子腹腔镜,前列腺电切镜,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腔,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治疗仪,钬激关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生物反馈治疗仪,尿动力学监测仪,男性康复治疗仪等设备,总投资近2千万元。
学科近20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8篇,权威期刊500余篇,统计源期刊550余篇。主编专著21部,参编48部。23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卫生部、湖北省科研成果奖。学科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攻关等项目29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多次主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镰刀状肾实质切开术治疗复杂鹿角状肾结石的实验临床研究”已完成成果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并收录于梅骅教授主编的《泌尿外科手术学》。同时对肾移植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陈晖博士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减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SCI论文12篇,为临床运用于保留肾单位手术,及减少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奠定了基础。祝恒成教授从博士后期间一直致力于利用树突状细胞形成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为临床上减少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打下了基础。
学科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刘修恒教授的领导下,继承老一辈教授留下的光荣传统,引领专科出现的新技术,秉承“科学 友善 良知”的核心价值观,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主要业务范围
(1)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2)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阴茎癌及睾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3)肾、膀胱、睾丸及附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4)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5)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6)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性病的诊断与治疗;
(7)男子性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
(8)肾上腺腺瘤、皮质增生症及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专业特色及专长
(1)泌尿微创腔镜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输尿管及经皮肾镜碎石术、或激光碎石术、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术、腹腔镜手术(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术)等;
(2)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
(3)肾癌根治术、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
(4)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治疗;
(5)前列腺增生症的各种微创手术(电切、激光等);
(6)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与治疗;
(7)肾移植移植及肾功能保护;
(8)组织工程修复泌尿系统组织缺损。
门诊位置:门诊大楼3楼
病房位置:民康楼23楼(泌外I科)24楼(泌外II科)
1955年,在著名专家詹炳炎教授的领导下于成立泌尿外科专业组,1973年独立成为泌尿外科,先后有詹炳炎教授、王玲珑教授、张孝斌教授及刘修恒教授任科主任。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内知名学科。
学科自创立以来,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有着辉煌的历史,先后首创了多种泌尿外科手术方法:1983年开展世界上首例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术,治疗睾丸先天性或后天性缺如及睾丸功能低下患者,及世界上首例胎儿肾上腺移植治疗Addison’s 病,均取得成功,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及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及技术推广,经吴阶平院士主持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卫生部乙等奖2项。国内首创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和改良式跪俯卧位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该学科组成单位包括:住院病房(分设泌外I科、泌外II科)两个医疗单元、专科门诊室、专家门诊室、泌尿外科研究室、体外碎石中心、腔镜诊疗中心、介入治疗中心。现开设病床100张,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3300余人次,年手术台次达3600余台。
职工总人数67人,其中医生25人,护士40人,技术人员2人。医师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6人,主治8人。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湖北省政府津贴1人,回国留学人员6人。50岁以下中青年医生除1人博士在读外全部获博士学位。8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8人担任湖北省及武汉市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1人担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武汉大学学报》、《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的编委。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学科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74人,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培养进修医生230余人,举办各类学习班6次,省内外学员达1000余人。
学科拥有当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高清电子膀胱镜,高清电子腹腔镜,前列腺电切镜,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腔,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治疗仪,钬激关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生物反馈治疗仪,尿动力学监测仪,男性康复治疗仪等设备,总投资近2千万元。
学科近20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8篇,权威期刊500余篇,统计源期刊550余篇。主编专著21部,参编48部。23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卫生部、湖北省科研成果奖。学科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攻关等项目29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多次主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镰刀状肾实质切开术治疗复杂鹿角状肾结石的实验临床研究”已完成成果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并收录于梅骅教授主编的《泌尿外科手术学》。同时对肾移植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陈晖博士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减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SCI论文12篇,为临床运用于保留肾单位手术,及减少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奠定了基础。祝恒成教授从博士后期间一直致力于利用树突状细胞形成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为临床上减少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打下了基础。
学科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刘修恒教授的领导下,继承老一辈教授留下的光荣传统,引领专科出现的新技术,秉承“科学 友善 良知”的核心价值观,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主要业务范围
(1)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2)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阴茎癌及睾丸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3)肾、膀胱、睾丸及附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4)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5)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6)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性病的诊断与治疗;
(7)男子性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
(8)肾上腺腺瘤、皮质增生症及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专业特色及专长
(1)泌尿微创腔镜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输尿管及经皮肾镜碎石术、或激光碎石术、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术、腹腔镜手术(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术)等;
(2)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
(3)肾癌根治术、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
(4)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治疗;
(5)前列腺增生症的各种微创手术(电切、激光等);
(6)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与治疗;
(7)肾移植移植及肾功能保护;
(8)组织工程修复泌尿系统组织缺损。
门诊位置:门诊大楼3楼
病房位置:民康楼23楼(泌外I科)24楼(泌外I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