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人民医院干部诊室
干部诊室分为:内分泌代谢科干部病区,神经内科干部病区,干部综合病房一区,干部综合病房二区。
内分泌代谢科干部病区
内分泌代谢科干部病房是以收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为主的干部病房,同时承担着干部保健任务。开放床位32张,配备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护士3人。
该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所有医师均经过内分泌专业的系统学习,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配备了糖尿病专科护士,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科室配备有胰岛素泵8台,同时配备有先进的多功能遥控中央监控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护仪、电脑多功能微波综合治疗仪、微量血糖分析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动吸引器等设施,为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诊疗范围
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的诊疗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
肾上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
脑垂体疾病、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
老年各系统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脑供血不足等。
技术特长
1. 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
该科引进了先进的胰岛素泵,使糖尿病患者能得到更科学更精细的降糖治疗。对于新发糖尿病且血糖较高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能尽快将血糖降至正常,快速消除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可以在短期内脱离胰岛素治疗,使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而对于伴发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迅速缓解危重的病情。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全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长期医疗费用,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2. 糖尿病健康教育:
据统计在国内,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没得到有效管理,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治疗、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该科室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系统、定期采用刊物、 录象、 讲课等形式进行宣教,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合理运动、血糖自我监测等,使患者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
3.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疗
急慢性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该科采用多种手段,按照循证医学的证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处于区内医学领域的先进水平。
4.糖尿病、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和诊治
杨瑞平主任医师率先在广西开展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一种睡眠疾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总人口的发病率男性为4%,女性为2%。 患者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塞,呼吸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使呼吸气流减少或暂停而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可出现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在2型糖尿病(2TDM)患者中OSAS的发病率非常高,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TDM患者多较肥胖,颈围增大,过多的脂肪在上气道壁后堆积,使上气道变窄,导致OSAS。同时,2TDM患者多发生微小血管病变及末梢神经病变,引起上气道、咽部肌肉运动不协调,肌肉松弛而导致OSAS。另外,老年2TDM患者多 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脑细胞缺氧,造成呼吸中枢损伤,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以及与咽喉活动有关的脑干损害。反之,OSAS也可能加重了DM。确认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利于早期诊断2TDM 患者合并OSAS,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并发症及猝死率。
5.骨质疏松的防治
科室还在区内率先开展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防治工作,开展骨质疏松与相关疾病的科研项目。能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在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6.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逐渐成为常见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约为59.89%,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老年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和疾病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骨质疏松的防治尤为重要。该科室采用讲课、刊物、咨询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骨质疏松的防治方式及指导骨质疏松的治疗。
诊疗范围
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的诊疗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
肾上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
脑垂体疾病、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
老年各系统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脑供血不足等。
神经内科干部病区
神经内科干部病区现设于医院3号住院楼13楼,是以收治神经系统疾病及老年病为主的干部病房,同时兼收治其他内科系统疾病,现开放病床32张,抢救室1间,设有豪华单间、普通单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沙发、衣柜、中央空调、电视、以及呼叫对讲系统和中心吸氧系统、陪护床等,医护人员2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5人,具有神经病学硕士学位6人。病区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医师均受过严格的专科培训和学习,多名医师到过国内著名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具有诊治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病的丰富临床经验;对危急重症具有成熟和成功的抢救经验及技术,诊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对内科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老年常见病等疾病也具有很高的诊治水平。
诊疗范围: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精神心理障碍、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脊髓疾病、各种脑炎及脑膜炎、脑囊虫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神经康复、内科系统常见病等。
病区目前开展了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帕金森病个体化治疗、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治疗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研究、神经康复等新技术,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还配置有KF-3000脑循环分析仪、SK脑生理治疗仪、超反射脑磁治疗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内生电流治疗仪、动态干扰电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PM-9000多功能监护仪、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仪等设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及康复条件。期望以优良的服务质量、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疾病之苦。
特色项目推介
一、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技术特点:该治疗仪的创新特点是集'多个头环刺激大脑皮层、无创电极刺激小脑顶核和多电极刺激双肢体'为一体, 融脑电生理刺激治疗、肌电生理刺激治疗和无创电极小脑顶核治疗“三机”为一机;可产生多重超反射电磁刺激效应,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性能是通过高能交变磁场刺激脑神经、肢体神经、改善脑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再造,保护缺血神经元,增加脑供血流量。可改善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治疗范围:急性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脑炎及脑炎后遗症、头颅损伤综合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促、脑瘫、截瘫、周围神经病、肌无力、肌肉萎缩、精神抑郁症、头疼、失眠、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痛等的治疗。
二、SK 脑生理治疗机治疗脑部疾病
技术特点:(1) 通过特制的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规律的负极性交变电场,直接透过颅骨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2)改善血管壁变性、硬化和炎症反应,增加血管弹性;(3)舒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并通过适当加大的超导电流使血流速度加快、改善病灶区血流循环;(4 )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使代谢环境趋于弱碱性,同时增强代谢酶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受损细胞的可复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5)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使脑电活动趋于生理性平衡;(6)通过增强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睡眠,消除神经衰弱和脑疲劳的相关症状;同时还具有 调节神经系统、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增强脑组织的抗病能力等保健功能,可激活脑细胞、开发大脑潜能、调节大脑功能,迅速解除脑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及注意力,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力、醒神健脑、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范围: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脑血管病后遗症、腔隙性梗死、痴呆、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脑疲劳综合症、脑萎缩、抑郁症、失眠、癫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外伤后遗症、脑缺血性损伤、脑缺氧性损伤、脑中毒性损伤、颅脑手术后需要脑功能康复者等。
三、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
该科近购进广西区内第一台通过无创检测颈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液压力和血管管径,以及颅内大脑两侧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运用脑循环动力学模型和专用计算机软件来计算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检测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卒中的有效治疗时间窗仅为6小时,即在发病后6小时内如果无法有效打通栓塞或制止、清除出血,病人的脑损伤将无法挽救,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或超早期诊断和预防技术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CT、MRI、DSA等先进设备主要用于观察脑组织及脑血管的形态学与影像学的变化,用于疾病发生以后的病情定性与定位上。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疾病形态学改变之前脑血管及脑循环功能已有明显改变。KF-3000脑循环分析仪全面的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各项脑血管动力学参数,无论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治疗措施和疗效的客观评价,还是对于脑循环的生理、病理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目前脑血管疾病全脑动力学指标检测和分析的空白,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一种独创的全新的方法和工具,在许多方面具有影像学等其他手段所不可代替的价值。
临床应用;1脑血管病早期与超早期诊断 2.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 3.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与手段的筛选 4.门诊病人用药指导 5.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筛选 6.高危人群健康体检与普查 7.中风后遗症康复与中风复发控制 8.脑血管疾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9.脑血管疾病血液动力学监护 10. 脑血管病愈后预测 11.脑血管病预防措施筛选 12.高血压病降压过程动态监测
四、急性脑梗死治疗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原因导致脑血流突然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常见的脑梗死包括:血栓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是起病突然,或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常有头痛、眩晕、耳鸣、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并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生命危险。
1.溶栓治疗:对发病6小时内、有溶栓适应症的脑梗死患者予以溶栓药物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可迅速恢复脑血供,改善预后,减轻残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2. 抗凝治疗:对脑栓塞、进展性卒中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等药物治疗,可防止血栓扩展及新的血栓形成。
3.降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使用降纤酶或巴曲酶等降纤药物静脉滴注,可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改善病人预后。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发病后48小时内无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中等或大剂量的阿斯匹林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5.脑保护治疗
6.综合治疗。
7.康复治疗。
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 A)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 A),俗称小中风,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1)发病突然;(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或轻偏瘫、偏盲、偏身麻木或感觉障碍、眩晕、平衡障碍、跌倒发作、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复视等(3)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4)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系统缺损体征;(5)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1.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选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3.抗凝治疗:对频繁发作的TIA、渐进性、反复发作的TIA使用尿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治疗,或使用尿激酶治疗,可预防卒中发生。
4.扩张血管及扩容治疗,稀释血液及改善微循环。
5.脑保护治疗。
6.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7.手术治疗:对血管造影证实为中至重度的颈动脉狭窄病变,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狭窄>70%并反复TIA发作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8.二级预防治疗。
六、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常见临床表现:1.多为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发病;2.头痛头晕; 3.呕吐; 4.意识障碍; 5.运动和语言障碍:偏瘫、言语障碍; 6.眼部症状: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两眼凝视等;7.其他: 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重者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
1、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不宜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和意识变化。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予以吸氧,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 ④加强护理,预防褥疮,保持肢体功能位。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予以甘露醇、人血白蛋白、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4、有效控制高血压。
5、防治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癫痫发作、中枢性高热等。
6.外科手术治疗。
7. 物理康复治疗。
七、帕金森病治疗
特发性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指发生在中老年以上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因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姿势异常。其临床表现为:1.静止性震颤: 肢体和头面部不自主抖动,多由一侧上肢远端开始,手指呈节律性伸展和拇指对掌运动如搓丸样动作,精神紧张时和安静时尤为明显,睡眠后消失。 2.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 表现手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腕关节伸直,头前倾,躯干俯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等特殊姿势。 3.运动障碍: 运动减少,动作缓慢,写字越写越小,精细动作不能完成,起步困难,慌张步态 、走路前冲,呈碎步,面部缺乏表情。4.其它症状: 多汗,便秘,油脂脸,直立性低血压,精神抑郁症状等,部分病人合并有智力减退。
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Webster量表评定,为病情分级提供客观依据,为后续药物疗效提供比较参照,根据循证医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的依据,对帕金森病患者选择性、个体化性予以多巴替代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或联合治疗,达到延缓病情的进展、控制疾病的症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 从而维持和/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治研究
病区对目前医学研究热点―老年期痴呆诊治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对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采用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及评定量表、神经生理学及影像学等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痴呆原因并针对病因予以干预及促智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MCI是介于正常老龄及轻度痴呆之间的具有疾病特征的一种临床状态;每年约有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有2/3是由MCI转变而来。因此,对MCI进行干预治疗,可延缓MCI患者发展为痴呆,改善MCI病人认知功能减退。
1)非药物干预:体育锻炼、有益的记忆力训练/锻炼和有目的的大脑刺激活动对抑制认知下降和AD风险有重要作用。
2.)药物干预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
、雌激素替代治疗、抗氧化剂治疗―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等、增加脑细胞代谢及改善脑循环―尼莫地平等
2.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AD)
AD是一种以进行性、全面性认知功能减退、生活功能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发病率也日渐增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防治
1)一级预防,提高脑功能储备及对疾病的抵制力
2)早期干预/治疗MCI,延缓或阻止MCI向AD的转化
3)拟胆碱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
4)非胆碱能递质治疗: 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5)抗氧化剂治疗:维生素E
6)脑血循环促进剂:都可喜、银杏叶提取物
7)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
8)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9)雌激素替代治疗
3.血管性痴呆(Va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治疗;
1)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2)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
3)脑保护剂及脑细胞激活剂治疗
4)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5)雌激素治疗
6)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7)伴随行为、精神异常的治疗
8)康复治疗:咨询指导、记忆训练、认知训练、社会生活功能训练。
九、脑血管病一/二期预防治疗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对有脑血管病倾向、尚无脑血管病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脑血管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脑血管病再发的全部过程。
采用标准化的卒中管理模式,对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包括健康宣传教育、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及改善血液动力学等;采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技术,对脑血管病高危患者和反复发作的TIA及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
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治疗
(一)多发性硬化(MS)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疾病,其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变化多端,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感觉障碍、视力下降、运动障碍、锥体束征、二便功能异常、性功能障碍、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具有病情的缓解―复发和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损害的特点。
通过抗炎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及免疫抑制治疗,达到缓解病情、预防或延迟长期残疾的目的。采用美国MS指南推荐的药物和方法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疗法及有效的症状治疗等,已取得明显疗效。
(二)肿瘤样脱髓鞘疾病
肿瘤样脱髓鞘疾病也称假瘤型炎症脱髓鞘疾病,是指患者的脑影像学改变像脑肿瘤一样,有明显的脑占位效应和增强反应,使得该病与脑肿瘤临床上难以分辨,常常经外科手术证实为非肿瘤而为脱髓鞘改变。临床表现为亚急性或缓慢起病,有头痛、呕吐等高颅压及癫痫或脑部局灶性损害症状。
(1)皮质类固醇及ACTH治疗
(2)抗精神症状、抗癫痫治疗
(3)防治脑水肿治疗
(4)免疫抑制剂治疗
(5)脑保护治疗
十一、脑囊虫病治疗
脑囊虫病是指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形成包裹导致脑功能损害所致。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人摄入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卫生习惯不良将虫卵摄入人体内,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孵化出六钩蚴,蚴虫经血行播散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常见临床表现为:1.癫痫发作。2.头痛、呕吐、头晕等颅高压症状。3.脑功能损害症状:精神异常、痴呆、幻视、偏瘫、共济失调等。4.脑膜炎症状、皮下结节等。
根据囊虫进入宿主脑内与宿主共存状态及其生物变化过程出现的脑内损害表现,进行临床分期分型,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予以不同剂量、不同疗程的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杀虫治疗,尤其是对颅高压型脑囊虫病采用小剂量递增疗法、间断、多疗程治疗,辅以抑制变态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干部综合病房一区
干部综合病房一区(心血管、消化、呼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的三大病区之一,是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该科以收治心血管疾病为主,同时兼治其他内科系统疾病,同时承担着自治区和卫生厅的干部保健任务。该科以介入性心脏病学为龙头,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全面发展;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经过我国多年发展,该科已成为区协和区区区内因此知名学院的干部科,有医护人员 2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2人,护士7人。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各种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及相关性疾病等在学科带头人吴隐雄的带领下有很高的诊疗水平;尤其在介入心脏病学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常规开展介入诊疗项目包括: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急诊及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PTCA+STENT)、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经皮二尖瓣狭窄和肾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该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治疗、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已达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其中吴隐雄主任医师主刀完成了广西首例心衰的三腔起搏器植入(CRT)治疗,邓金龙主任医师主刀完成了广西首例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梗后室速、房速的射频消融,填补了广西的空白。
同时对其他内科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慢性脑供血不足等亦有较高的诊治水平。
该科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并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进修生、广西区内基层医院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培训(该科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等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区科委、区卫生厅科研课题4项,其中1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2等奖。参与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项。
病房目前设有床位32张,抢救室1间,配置有新型的大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philip、荷兰)、六十四导心脏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IABP仪、心电遥测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变压双水平自动呼吸机(Autoset CS2)等先进设施,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诊疗条件。
干部综合病房二区
干部综合病房二区是集医疗、保健、预防、体检、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科室,为医疗、护理有较高要求的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还承担医院干部保健任务。病房拥有团结协作的医疗队伍,医务人员共14名,医师4名,护士1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1名。对内科系统常见病、慢性病及老年病的综合诊治实力比较强,涉及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承担卫生厅计划课题一项。 病区设床位16张,有普通单间、豪华套间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优美的治疗、休养环境。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席梦思床、沙发、衣柜、中央空调、电视、以及呼叫对讲系统和中心吸氧系统、陪护床等,另设有宽敞的活动室,为病人提供娱乐、交流的场所。
1、诊疗范围: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等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动脉硬化、慢性脑供血不足等;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等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注重疾病三级预防,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高质量的健康宣教。
2、特色医疗服务:
为给特需医疗的人员提供高效、快捷的医疗服务,特需病房开设了特色医疗服务,包括病情较轻,不需要住院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检查、治疗;慢性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治疗、随访;需要体检、保健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化验、检查、诊断、治疗,同时给予疾病防治知识指导。建立特需病人信息库,便于资料管理,长期随诊。
检查、交费、取药,均有专职人员护送办理,抽血、输液在病房观察室进行,整个诊治过程一条龙服务。
医疗上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高年资医师负责日常诊疗工作,与全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协作。对于专科性较强的疾病,可迅速邀请有关专家会诊,及时给予诊断,治疗,亦可实行点名服务,选择知名专家、教授实行诊治,制定医疗方案。配备训练有素的护理队伍, 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享受温馨的护理服务,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及各种需求从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给于个性化优质服务。
内分泌代谢科干部病区
内分泌代谢科干部病房是以收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为主的干部病房,同时承担着干部保健任务。开放床位32张,配备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护士3人。
该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所有医师均经过内分泌专业的系统学习,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配备了糖尿病专科护士,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科室配备有胰岛素泵8台,同时配备有先进的多功能遥控中央监控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护仪、电脑多功能微波综合治疗仪、微量血糖分析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动吸引器等设施,为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诊疗范围
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的诊疗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
肾上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
脑垂体疾病、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
老年各系统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脑供血不足等。
技术特长
1. 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
该科引进了先进的胰岛素泵,使糖尿病患者能得到更科学更精细的降糖治疗。对于新发糖尿病且血糖较高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能尽快将血糖降至正常,快速消除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可以在短期内脱离胰岛素治疗,使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而对于伴发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迅速缓解危重的病情。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全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长期医疗费用,是一种非常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2. 糖尿病健康教育:
据统计在国内,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没得到有效管理,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治疗、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该科室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系统、定期采用刊物、 录象、 讲课等形式进行宣教,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合理运动、血糖自我监测等,使患者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
3.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疗
急慢性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该科采用多种手段,按照循证医学的证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处于区内医学领域的先进水平。
4.糖尿病、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和诊治
杨瑞平主任医师率先在广西开展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一种睡眠疾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总人口的发病率男性为4%,女性为2%。 患者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塞,呼吸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使呼吸气流减少或暂停而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可出现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在2型糖尿病(2TDM)患者中OSAS的发病率非常高,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TDM患者多较肥胖,颈围增大,过多的脂肪在上气道壁后堆积,使上气道变窄,导致OSAS。同时,2TDM患者多发生微小血管病变及末梢神经病变,引起上气道、咽部肌肉运动不协调,肌肉松弛而导致OSAS。另外,老年2TDM患者多 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脑细胞缺氧,造成呼吸中枢损伤,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以及与咽喉活动有关的脑干损害。反之,OSAS也可能加重了DM。确认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利于早期诊断2TDM 患者合并OSAS,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并发症及猝死率。
5.骨质疏松的防治
科室还在区内率先开展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防治工作,开展骨质疏松与相关疾病的科研项目。能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在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6.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逐渐成为常见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约为59.89%,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老年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和疾病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骨质疏松的防治尤为重要。该科室采用讲课、刊物、咨询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骨质疏松的防治方式及指导骨质疏松的治疗。
诊疗范围
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的诊疗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
肾上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
脑垂体疾病、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
老年各系统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脑供血不足等。
神经内科干部病区
神经内科干部病区现设于医院3号住院楼13楼,是以收治神经系统疾病及老年病为主的干部病房,同时兼收治其他内科系统疾病,现开放病床32张,抢救室1间,设有豪华单间、普通单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沙发、衣柜、中央空调、电视、以及呼叫对讲系统和中心吸氧系统、陪护床等,医护人员2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5人,具有神经病学硕士学位6人。病区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医师均受过严格的专科培训和学习,多名医师到过国内著名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具有诊治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病的丰富临床经验;对危急重症具有成熟和成功的抢救经验及技术,诊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对内科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老年常见病等疾病也具有很高的诊治水平。
诊疗范围: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精神心理障碍、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脊髓疾病、各种脑炎及脑膜炎、脑囊虫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神经康复、内科系统常见病等。
病区目前开展了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帕金森病个体化治疗、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治疗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研究、神经康复等新技术,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还配置有KF-3000脑循环分析仪、SK脑生理治疗仪、超反射脑磁治疗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内生电流治疗仪、动态干扰电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PM-9000多功能监护仪、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仪等设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及康复条件。期望以优良的服务质量、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疾病之苦。
特色项目推介
一、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技术特点:该治疗仪的创新特点是集'多个头环刺激大脑皮层、无创电极刺激小脑顶核和多电极刺激双肢体'为一体, 融脑电生理刺激治疗、肌电生理刺激治疗和无创电极小脑顶核治疗“三机”为一机;可产生多重超反射电磁刺激效应,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性能是通过高能交变磁场刺激脑神经、肢体神经、改善脑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再造,保护缺血神经元,增加脑供血流量。可改善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治疗范围:急性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脑炎及脑炎后遗症、头颅损伤综合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促、脑瘫、截瘫、周围神经病、肌无力、肌肉萎缩、精神抑郁症、头疼、失眠、关节炎、颈、肩、腰、腿疼痛等的治疗。
二、SK 脑生理治疗机治疗脑部疾病
技术特点:(1) 通过特制的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规律的负极性交变电场,直接透过颅骨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2)改善血管壁变性、硬化和炎症反应,增加血管弹性;(3)舒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并通过适当加大的超导电流使血流速度加快、改善病灶区血流循环;(4 )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使代谢环境趋于弱碱性,同时增强代谢酶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受损细胞的可复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5)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使脑电活动趋于生理性平衡;(6)通过增强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睡眠,消除神经衰弱和脑疲劳的相关症状;同时还具有 调节神经系统、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增强脑组织的抗病能力等保健功能,可激活脑细胞、开发大脑潜能、调节大脑功能,迅速解除脑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及注意力,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力、醒神健脑、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范围: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脑血管病后遗症、腔隙性梗死、痴呆、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脑疲劳综合症、脑萎缩、抑郁症、失眠、癫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外伤后遗症、脑缺血性损伤、脑缺氧性损伤、脑中毒性损伤、颅脑手术后需要脑功能康复者等。
三、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
该科近购进广西区内第一台通过无创检测颈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液压力和血管管径,以及颅内大脑两侧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运用脑循环动力学模型和专用计算机软件来计算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检测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卒中的有效治疗时间窗仅为6小时,即在发病后6小时内如果无法有效打通栓塞或制止、清除出血,病人的脑损伤将无法挽救,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或超早期诊断和预防技术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CT、MRI、DSA等先进设备主要用于观察脑组织及脑血管的形态学与影像学的变化,用于疾病发生以后的病情定性与定位上。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疾病形态学改变之前脑血管及脑循环功能已有明显改变。KF-3000脑循环分析仪全面的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各项脑血管动力学参数,无论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治疗措施和疗效的客观评价,还是对于脑循环的生理、病理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目前脑血管疾病全脑动力学指标检测和分析的空白,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一种独创的全新的方法和工具,在许多方面具有影像学等其他手段所不可代替的价值。
临床应用;1脑血管病早期与超早期诊断 2.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 3.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与手段的筛选 4.门诊病人用药指导 5.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筛选 6.高危人群健康体检与普查 7.中风后遗症康复与中风复发控制 8.脑血管疾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9.脑血管疾病血液动力学监护 10. 脑血管病愈后预测 11.脑血管病预防措施筛选 12.高血压病降压过程动态监测
四、急性脑梗死治疗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原因导致脑血流突然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常见的脑梗死包括:血栓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是起病突然,或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常有头痛、眩晕、耳鸣、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并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生命危险。
1.溶栓治疗:对发病6小时内、有溶栓适应症的脑梗死患者予以溶栓药物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可迅速恢复脑血供,改善预后,减轻残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2. 抗凝治疗:对脑栓塞、进展性卒中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等药物治疗,可防止血栓扩展及新的血栓形成。
3.降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使用降纤酶或巴曲酶等降纤药物静脉滴注,可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改善病人预后。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发病后48小时内无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中等或大剂量的阿斯匹林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5.脑保护治疗
6.综合治疗。
7.康复治疗。
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 A)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 A),俗称小中风,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1)发病突然;(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或轻偏瘫、偏盲、偏身麻木或感觉障碍、眩晕、平衡障碍、跌倒发作、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复视等(3)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4)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系统缺损体征;(5)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1.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选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3.抗凝治疗:对频繁发作的TIA、渐进性、反复发作的TIA使用尿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治疗,或使用尿激酶治疗,可预防卒中发生。
4.扩张血管及扩容治疗,稀释血液及改善微循环。
5.脑保护治疗。
6.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7.手术治疗:对血管造影证实为中至重度的颈动脉狭窄病变,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狭窄>70%并反复TIA发作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8.二级预防治疗。
六、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常见临床表现:1.多为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发病;2.头痛头晕; 3.呕吐; 4.意识障碍; 5.运动和语言障碍:偏瘫、言语障碍; 6.眼部症状: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两眼凝视等;7.其他: 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重者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
1、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不宜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和意识变化。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予以吸氧,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 ④加强护理,预防褥疮,保持肢体功能位。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予以甘露醇、人血白蛋白、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4、有效控制高血压。
5、防治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癫痫发作、中枢性高热等。
6.外科手术治疗。
7. 物理康复治疗。
七、帕金森病治疗
特发性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指发生在中老年以上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因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姿势异常。其临床表现为:1.静止性震颤: 肢体和头面部不自主抖动,多由一侧上肢远端开始,手指呈节律性伸展和拇指对掌运动如搓丸样动作,精神紧张时和安静时尤为明显,睡眠后消失。 2.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 表现手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腕关节伸直,头前倾,躯干俯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等特殊姿势。 3.运动障碍: 运动减少,动作缓慢,写字越写越小,精细动作不能完成,起步困难,慌张步态 、走路前冲,呈碎步,面部缺乏表情。4.其它症状: 多汗,便秘,油脂脸,直立性低血压,精神抑郁症状等,部分病人合并有智力减退。
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Webster量表评定,为病情分级提供客观依据,为后续药物疗效提供比较参照,根据循证医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的依据,对帕金森病患者选择性、个体化性予以多巴替代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或联合治疗,达到延缓病情的进展、控制疾病的症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 从而维持和/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治研究
病区对目前医学研究热点―老年期痴呆诊治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对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采用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及评定量表、神经生理学及影像学等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痴呆原因并针对病因予以干预及促智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负担。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MCI是介于正常老龄及轻度痴呆之间的具有疾病特征的一种临床状态;每年约有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有2/3是由MCI转变而来。因此,对MCI进行干预治疗,可延缓MCI患者发展为痴呆,改善MCI病人认知功能减退。
1)非药物干预:体育锻炼、有益的记忆力训练/锻炼和有目的的大脑刺激活动对抑制认知下降和AD风险有重要作用。
2.)药物干预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
、雌激素替代治疗、抗氧化剂治疗―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等、增加脑细胞代谢及改善脑循环―尼莫地平等
2.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AD)
AD是一种以进行性、全面性认知功能减退、生活功能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发病率也日渐增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防治
1)一级预防,提高脑功能储备及对疾病的抵制力
2)早期干预/治疗MCI,延缓或阻止MCI向AD的转化
3)拟胆碱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
4)非胆碱能递质治疗: 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5)抗氧化剂治疗:维生素E
6)脑血循环促进剂:都可喜、银杏叶提取物
7)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
8)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9)雌激素替代治疗
3.血管性痴呆(Va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治疗;
1)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2)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
3)脑保护剂及脑细胞激活剂治疗
4)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5)雌激素治疗
6)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7)伴随行为、精神异常的治疗
8)康复治疗:咨询指导、记忆训练、认知训练、社会生活功能训练。
九、脑血管病一/二期预防治疗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对有脑血管病倾向、尚无脑血管病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脑血管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脑血管病再发的全部过程。
采用标准化的卒中管理模式,对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包括健康宣传教育、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及改善血液动力学等;采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技术,对脑血管病高危患者和反复发作的TIA及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
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治疗
(一)多发性硬化(MS)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疾病,其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变化多端,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感觉障碍、视力下降、运动障碍、锥体束征、二便功能异常、性功能障碍、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具有病情的缓解―复发和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损害的特点。
通过抗炎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及免疫抑制治疗,达到缓解病情、预防或延迟长期残疾的目的。采用美国MS指南推荐的药物和方法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疗法及有效的症状治疗等,已取得明显疗效。
(二)肿瘤样脱髓鞘疾病
肿瘤样脱髓鞘疾病也称假瘤型炎症脱髓鞘疾病,是指患者的脑影像学改变像脑肿瘤一样,有明显的脑占位效应和增强反应,使得该病与脑肿瘤临床上难以分辨,常常经外科手术证实为非肿瘤而为脱髓鞘改变。临床表现为亚急性或缓慢起病,有头痛、呕吐等高颅压及癫痫或脑部局灶性损害症状。
(1)皮质类固醇及ACTH治疗
(2)抗精神症状、抗癫痫治疗
(3)防治脑水肿治疗
(4)免疫抑制剂治疗
(5)脑保护治疗
十一、脑囊虫病治疗
脑囊虫病是指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形成包裹导致脑功能损害所致。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人摄入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卫生习惯不良将虫卵摄入人体内,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孵化出六钩蚴,蚴虫经血行播散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常见临床表现为:1.癫痫发作。2.头痛、呕吐、头晕等颅高压症状。3.脑功能损害症状:精神异常、痴呆、幻视、偏瘫、共济失调等。4.脑膜炎症状、皮下结节等。
根据囊虫进入宿主脑内与宿主共存状态及其生物变化过程出现的脑内损害表现,进行临床分期分型,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予以不同剂量、不同疗程的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杀虫治疗,尤其是对颅高压型脑囊虫病采用小剂量递增疗法、间断、多疗程治疗,辅以抑制变态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干部综合病房一区
干部综合病房一区(心血管、消化、呼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的三大病区之一,是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该科以收治心血管疾病为主,同时兼治其他内科系统疾病,同时承担着自治区和卫生厅的干部保健任务。该科以介入性心脏病学为龙头,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全面发展;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经过我国多年发展,该科已成为区协和区区区内因此知名学院的干部科,有医护人员 2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2人,护士7人。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各种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及相关性疾病等在学科带头人吴隐雄的带领下有很高的诊疗水平;尤其在介入心脏病学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常规开展介入诊疗项目包括: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急诊及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PTCA+STENT)、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经皮二尖瓣狭窄和肾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该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治疗、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已达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其中吴隐雄主任医师主刀完成了广西首例心衰的三腔起搏器植入(CRT)治疗,邓金龙主任医师主刀完成了广西首例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梗后室速、房速的射频消融,填补了广西的空白。
同时对其他内科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慢性脑供血不足等亦有较高的诊治水平。
该科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并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进修生、广西区内基层医院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培训(该科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等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区科委、区卫生厅科研课题4项,其中1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2等奖。参与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项。
病房目前设有床位32张,抢救室1间,配置有新型的大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philip、荷兰)、六十四导心脏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IABP仪、心电遥测监护仪、心电除颤仪、变压双水平自动呼吸机(Autoset CS2)等先进设施,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诊疗条件。
干部综合病房二区
干部综合病房二区是集医疗、保健、预防、体检、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科室,为医疗、护理有较高要求的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还承担医院干部保健任务。病房拥有团结协作的医疗队伍,医务人员共14名,医师4名,护士1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1名。对内科系统常见病、慢性病及老年病的综合诊治实力比较强,涉及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承担卫生厅计划课题一项。 病区设床位16张,有普通单间、豪华套间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优美的治疗、休养环境。室内配有独立卫生间、席梦思床、沙发、衣柜、中央空调、电视、以及呼叫对讲系统和中心吸氧系统、陪护床等,另设有宽敞的活动室,为病人提供娱乐、交流的场所。
1、诊疗范围: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等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动脉硬化、慢性脑供血不足等;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等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注重疾病三级预防,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高质量的健康宣教。
2、特色医疗服务:
为给特需医疗的人员提供高效、快捷的医疗服务,特需病房开设了特色医疗服务,包括病情较轻,不需要住院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检查、治疗;慢性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治疗、随访;需要体检、保健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化验、检查、诊断、治疗,同时给予疾病防治知识指导。建立特需病人信息库,便于资料管理,长期随诊。
检查、交费、取药,均有专职人员护送办理,抽血、输液在病房观察室进行,整个诊治过程一条龙服务。
医疗上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高年资医师负责日常诊疗工作,与全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协作。对于专科性较强的疾病,可迅速邀请有关专家会诊,及时给予诊断,治疗,亦可实行点名服务,选择知名专家、教授实行诊治,制定医疗方案。配备训练有素的护理队伍, 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享受温馨的护理服务,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及各种需求从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给于个性化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