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
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科,于2001年由我国著名的中医血液病学家梁冰教授组建成立,科室秉承“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齐头并进”的理念,在葛志红主任、李达主任、代喜平主任的带领下,经过15年发展,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血液病临床重点专科,是华南地区大规模开展中西医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科室,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2013年成为广东省肿瘤护理培训基地,2014年获得中华骨髓库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
科室床位48张,包括45张普通病床和3张骨髓移植博士病床,全科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医师13名,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全国名老中医梁冰教授、全国著名骨髓移植专家郭坤元教授、全国知名中医血液病专家李达教授任学术带头人,代喜平副主任医师任学科带头人;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8人,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医教研并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血液专科队伍。
科室综合实力居于全国中医院血液科领先水平,设立了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紫癜贫血三个亚专科,年平均门诊量约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4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09%,平均住院日12天,广州市外患者占40%以上,涉及华南地区、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血液肿瘤疾病。
一、中西医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2005年该科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移植人数可达40例,移植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移植类型包括同胞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微移植等,移植病种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良性血液系统疾病。该科倡导个体化的移植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疾病的种类及危险度、年龄及脏器功能、供者的情况、疾病复发风险制定个体化的移植方案,选择合理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干细胞的输注种类及数量、GVHD预防方案、合理的复发预防方案,移植后3年生存率预计达70%以上;近年来科室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移植后短期使用环磷酰胺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使近50%以上的同胞全相合患者移植后不再长期服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单倍体相合患者移植后不再使用ATG,极大地节约了移植费用,减少了移植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改善了移植的疗效。同时积极寻求中医药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和解毒减少预处理对组织器官的损伤,造血重建前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促进造血恢复,移植后调肝敷脾预防移植后并发症,并在中医药促进移植后免疫重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中西医结合血液肿瘤疾病诊治特别。该科充分利用现代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白血病进行精确诊断,并依据预后分类进行规范、分层、个体化治疗,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如CIK细胞、NK细胞、DLI等)、分子靶向治疗、抗甲基化治疗、砷制剂治疗、中医清瘟败毒和益气养阴治疗等,大大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起到了增效减毒效应;依据年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层、分期治疗,结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免疫细胞治疗(CIK细胞)、生物反应调节剂、砷制剂、中医药益肾化瘀、解毒通络治疗等,提高了缓解深度和质量,延长了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2008年WHO最新分类体系对恶性淋巴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病理分类、疾病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PS评分、全身基础疾病等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免疫化疗、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砷剂治疗、中医健脾化痰解毒和抑瘤抗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中、高度侵袭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突出。
三、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临床常见多发,儿童与老年性患者逐年增多,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减撤激素极易引起反复,或长期依赖激素而不良反应明显,切脾治疗手段尽管效果值得推荐,但作为手术治疗,患者与家属普遍纠结,其他免疫抑制剂、刺激血小板生成药物、靶向治疗,因经济等原因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该科秉承名老中医经验,摸索出从肝脾论治经验:调肝扶脾法有助于克服激素依赖提升血小板,联合非激素类西药获得减少剂量、减低费用而增效减毒,尝试中药敷脾疗法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此基础上,联合益肾中药治疗其他各种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也获得临床疗效。
此外,该科在中医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总结了急性再障凉血解毒法和凉、平、温、热证治规律,构建了贫血性疾病脾肾辨证论治体系,应用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中低危MDS,清肝化瘀法分期辨治MPD等,取得了良好疗效。外治法如青黛四黄散外敷肝脾、姜夏脐疗、中药离子导入、耳穴治疗、交泰丸外敷涌泉等方面特色明显,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认可。
科室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和教学工作。以科室重点病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为研究方向,保持了研究的稳定性和先进性,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国家“973”研究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共发表论文近百余篇,出版专业著作6部。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30余人。
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正以“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研究型医院”为契机,在科室文化和青年文明号的感召下,以“心怀感恩、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开拓,锐意进取,不断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技术水平,竭诚为广大血液病患者服务!
科室床位48张,包括45张普通病床和3张骨髓移植博士病床,全科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医师13名,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全国名老中医梁冰教授、全国著名骨髓移植专家郭坤元教授、全国知名中医血液病专家李达教授任学术带头人,代喜平副主任医师任学科带头人;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8人,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医教研并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血液专科队伍。
科室综合实力居于全国中医院血液科领先水平,设立了血液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紫癜贫血三个亚专科,年平均门诊量约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4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09%,平均住院日12天,广州市外患者占40%以上,涉及华南地区、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血液肿瘤疾病。
一、中西医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2005年该科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移植人数可达40例,移植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移植类型包括同胞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微移植等,移植病种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良性血液系统疾病。该科倡导个体化的移植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疾病的种类及危险度、年龄及脏器功能、供者的情况、疾病复发风险制定个体化的移植方案,选择合理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干细胞的输注种类及数量、GVHD预防方案、合理的复发预防方案,移植后3年生存率预计达70%以上;近年来科室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移植后短期使用环磷酰胺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使近50%以上的同胞全相合患者移植后不再长期服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单倍体相合患者移植后不再使用ATG,极大地节约了移植费用,减少了移植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改善了移植的疗效。同时积极寻求中医药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和解毒减少预处理对组织器官的损伤,造血重建前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促进造血恢复,移植后调肝敷脾预防移植后并发症,并在中医药促进移植后免疫重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中西医结合血液肿瘤疾病诊治特别。该科充分利用现代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白血病进行精确诊断,并依据预后分类进行规范、分层、个体化治疗,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如CIK细胞、NK细胞、DLI等)、分子靶向治疗、抗甲基化治疗、砷制剂治疗、中医清瘟败毒和益气养阴治疗等,大大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起到了增效减毒效应;依据年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层、分期治疗,结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免疫细胞治疗(CIK细胞)、生物反应调节剂、砷制剂、中医药益肾化瘀、解毒通络治疗等,提高了缓解深度和质量,延长了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2008年WHO最新分类体系对恶性淋巴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病理分类、疾病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PS评分、全身基础疾病等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免疫化疗、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砷剂治疗、中医健脾化痰解毒和抑瘤抗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中、高度侵袭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突出。
三、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临床常见多发,儿童与老年性患者逐年增多,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减撤激素极易引起反复,或长期依赖激素而不良反应明显,切脾治疗手段尽管效果值得推荐,但作为手术治疗,患者与家属普遍纠结,其他免疫抑制剂、刺激血小板生成药物、靶向治疗,因经济等原因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该科秉承名老中医经验,摸索出从肝脾论治经验:调肝扶脾法有助于克服激素依赖提升血小板,联合非激素类西药获得减少剂量、减低费用而增效减毒,尝试中药敷脾疗法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此基础上,联合益肾中药治疗其他各种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也获得临床疗效。
此外,该科在中医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总结了急性再障凉血解毒法和凉、平、温、热证治规律,构建了贫血性疾病脾肾辨证论治体系,应用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中低危MDS,清肝化瘀法分期辨治MPD等,取得了良好疗效。外治法如青黛四黄散外敷肝脾、姜夏脐疗、中药离子导入、耳穴治疗、交泰丸外敷涌泉等方面特色明显,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认可。
科室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和教学工作。以科室重点病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为研究方向,保持了研究的稳定性和先进性,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国家“973”研究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共发表论文近百余篇,出版专业著作6部。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30余人。
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正以“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研究型医院”为契机,在科室文化和青年文明号的感召下,以“心怀感恩、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开拓,锐意进取,不断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技术水平,竭诚为广大血液病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