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科室。自1993年创建以来,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引进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科建设内涵,从而保证了临床疗效可靠性、科研成果先进性、教学体系完整性。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高等学校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国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国家“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十一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课题近4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9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三类新药证书1项,研制医院制剂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包括网络论文),出版专著10余部,专利6项。科室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0名,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首席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2名,在职教授均已进入部委级科技评审专家库。
自1993年创建以来,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引进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科建设内涵,从而保证了临床疗效可靠性、科研成果先进性、教学体系完整性。目前,科室学术梯队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综合实力雄厚。目前,拥有先进的血液肿瘤实验室、红外线热成像检查、完善的热疗系统、微波聚能刀凝固治疗等多种先进检查和治疗设备,能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规范流程。专业科室在不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了“中医药克服肿瘤(白血病)多药耐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医药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其相关性疾病研究”、 “中医药抗癌效应机制与改善癌性贫血研究” 、“中医药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国家三类中药新药“益中生血片”已经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医院制剂“益髓颗粒剂”除拥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台湾、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在解决肿瘤放化疗后血液学异常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在克服恶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也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在学科内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大影响,在中医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高等学校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2名。
自1993年创建以来,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引进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科建设内涵,从而保证了临床疗效可靠性、科研成果先进性、教学体系完整性。目前,科室学术梯队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综合实力雄厚。目前,拥有先进的血液肿瘤实验室、红外线热成像检查、完善的热疗系统、微波聚能刀凝固治疗等多种先进检查和治疗设备,能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规范流程。专业科室在不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了“中医药克服肿瘤(白血病)多药耐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医药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其相关性疾病研究”、 “中医药抗癌效应机制与改善癌性贫血研究” 、“中医药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国家三类中药新药“益中生血片”已经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医院制剂“益髓颗粒剂”除拥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台湾、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在解决肿瘤放化疗后血液学异常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在克服恶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也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在学科内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大影响,在中医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科”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高等学校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2名。
科室医生 更多
-
擅长: 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放化疗导致的皮肤及神经毒性反应的中医外治疗法。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液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诊治恶性肿瘤性疾病,如恶性淋巴瘤、肺癌、消化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