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成立30多年,是北京市卫生局重点扶植学科,共获得部市级科研成果十六项,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科室、博士授予点。现有医师12名、技护师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高年主治医师4名,9人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
1982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抽液、超声引导穿刺肿瘤内注药局部治疗;继而开展肺穿、肾穿、术中定位等新技术,至今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过15000例。
1999年,最早在国内开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至今治疗近1000例次。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领域有多项创新,肝癌灭活率及患者生存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在国内最先开始应用超声造影剂进行肝脏、胰腺、脾、肾、胆囊、盆腔、乳腺及甲状腺等器官病变的诊断,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和鉴别诊断率,检查人数超过1000例。首先提出中国人肝脏疾病超声造影诊断标准以及在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进行常规病人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及肝囊肿的酒精固定治疗等;同时还配合临床科室进行介入性检查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建立胆汁排出的体外通道;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的穿刺抽液以及向肿瘤内注射药物,追踪评价疗效;另外,还承担下病房为术后或危重病人做床旁超声检查,进行手术中肿瘤的定位,协助外科探查深部或微小肿瘤的情况等工作。
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进修医生学习,带动提高基层超声医生的专业水平。另外,每年举办一次超声新技术国际研讨会及学习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增强了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承担多项科研工作,其中“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研究”,“提高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癌疗效及基础研究”等课题获得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相关研究进展多次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近年来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肝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1982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抽液、超声引导穿刺肿瘤内注药局部治疗;继而开展肺穿、肾穿、术中定位等新技术,至今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过15000例。
1999年,最早在国内开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至今治疗近1000例次。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领域有多项创新,肝癌灭活率及患者生存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在国内最先开始应用超声造影剂进行肝脏、胰腺、脾、肾、胆囊、盆腔、乳腺及甲状腺等器官病变的诊断,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和鉴别诊断率,检查人数超过1000例。首先提出中国人肝脏疾病超声造影诊断标准以及在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进行常规病人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及肝囊肿的酒精固定治疗等;同时还配合临床科室进行介入性检查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建立胆汁排出的体外通道;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的穿刺抽液以及向肿瘤内注射药物,追踪评价疗效;另外,还承担下病房为术后或危重病人做床旁超声检查,进行手术中肿瘤的定位,协助外科探查深部或微小肿瘤的情况等工作。
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进修医生学习,带动提高基层超声医生的专业水平。另外,每年举办一次超声新技术国际研讨会及学习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增强了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承担多项科研工作,其中“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研究”,“提高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癌疗效及基础研究”等课题获得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相关研究进展多次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近年来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肝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医生推荐
熟练应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包括贲门癌根治术、胃癌(胃底癌,胃体癌,胃窦癌,幽门癌,全胃癌等)根治术,结肠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盲肠癌)根治术,直肠癌(保留肛门和不保留肛门)根治术。擅长腹腔镜治疗多原发结肠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晚期胃肠癌患者合并幽门梗阻或肠梗阻,应用胃空肠吻合、回肠造口、结肠造口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晚期胃肠癌患者合并腹腔广泛种植转移,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延长生命。对于病因不明的腹盆腔肿物,应用腹腔镜探查活检明确诊断,指导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