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联系方式:0552-2069086(门诊内科)0052-2069308(急诊外科)0552-2060397(ICU)
科室名称:急诊科(急诊内科、急诊外科、ICU)
学术地位:市重点学科
科室主任:孙向东,主任医师,副教授,肾脏、内分泌专业,蚌埠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蚌埠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政协蚌埠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民盟蚌埠市委委员,民盟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
科室人员数: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6人。
床位数:16
学科介绍:
基本情况:本学科于1996年成立为独立建制的危重病专科,2000年由急诊内、外科及ICU共同组建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并与120急救中心形成急救绿色通道,此模式为国际先进急救模式.科室是蚌埠市第二、三周期临床重点学科,安徽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2006年急诊科门诊护士长顾莉莉被评为省“十佳护士”,同年举办市急诊急救医学培训班。2007年申报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ICU病区荣获市青年文明号。
学科组成:急诊内、外科有病床24张,ICU科设置有现代化“百级无菌”层流病房1间,监护病床9张,过渡病床6张,拥有先进呼吸机10台、监护仪14台、血液滤过机1台、冰毯机2台、锥颅仪1台、iSTAT血气分析仪一台可实施危重病的抢救和治疗;标志性技术达到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
学科成员:具有人才梯度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本学科组建时人员分别来自内外科各专业的技术骨干,技术先进理论扎实素质过硬,有医务人员15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调走2人)、副高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4人。从事危重病的临床医学、科研、教学工作。承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蚌埠医学院临床教学和实习生带教工作。
重要成果:
完成科研课题3项,其中2005年“单(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全脑室铸型出血”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课题属国内先进、省内领先。2006年“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对ICU内严重感染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2007年“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及2008年“危重病人胃黏膜内pH值(pHi)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分获市科技局立项,已相继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培养一名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名硕士研究生结业,一位年轻医生参加卫生部急诊医学高级医师培训班。与省立医院、蚌医附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学术合作,每年均有人员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会议,参加国际性大型危重病临床研究SAFE-TRIP试验,我科是省内唯一参加单位。已承办2届省级及2届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承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四年级急诊病学理论课教学任务。近五年各级医护人员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科室医护人员在积极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SIRS”、禽流感及EV71手足口病表现突出。
临床工作开展情况:
主要标志性技术项目为危重病的抢救和诊治;多发伤及复合伤的急诊救治;颅内血肿锥颅碎吸术;重度颅脑外伤的常规治疗及低温治疗,颅内压及脑组织氧监测;危重病人机械通气及撤机策略;连续血液滤过及介入动脉区域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急性肾衰、ARDS、MODS;血液动力学检测及胃黏膜PHi值、血乳酸检测在休克诊疗中的作用。ICU院内感染细菌耐药变化监测;肺保护性保护通气及肺开放策略治疗ARDS;血液灌流抢救药物、农药中毒;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侧脑室及腰大池引流术;颅内压动态监测;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判断昏迷程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与深静脉置管术;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机械通气与呼吸支持;血液气体、呼吸功能、氧供需平衡监测;心肺脑复苏;休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