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滨医生擅长
放射科相关疾病
吕滨医生简介
吕滨,男,1968年10月22日生,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1998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UCLA)和圣约翰心血管中心攻读博士后,2001年回阜外医院放射科工作,同年获得卫生部认证的副主任医师资格,并被阜外医院聘为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始,在我国较早应用螺旋CT和磁共振(MRI)诊断心血管病,于1995年在我国最早应用电子束CT做心血管病的检查,建立“正常国人电子束CT心血管正常径线和功能值”。博士论文“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维重建研究”获得国内著名学者的好评,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1998~2001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完成了大量科研工作,“冠状动脉心动周期内运动规律和最佳心电门控扫描”为开拓性研究,首次解决了冠状动脉运动伪影问题,现正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心电门控方法提高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的重复性”,发表在美国放射学权威杂志(Radiology)上,并在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北美放射学会(RSNA)等权威学术年会作大会发言。“电子束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状动脉搭桥血管及其通畅性”、“冠状动脉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研究”等等论文,在国际上发表后,受到广泛重视。
截至目前,共发表署名论文45篇(在国外发表26篇),第一作者20篇(SCI引用14篇,最高影响因子5.0);参与编写专著2部,译著3部;共获得7次学术和临床科研成就的奖励。现已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并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的称号和资助,致力于早期诊断和预防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吕滨 出诊时间/预约挂号 查看最新时间表
日期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
下午 | |||||||
夜间 |
医生推荐
心脏、腹部、血管等各项超声诊断业务,尤其擅长于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房室缺封堵等介入手术的术前筛选和术中监测,各类心肌病、瓣膜病及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病情判断